近日,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發布了《2022年中國證券業調查報告》,回顧和分析了最近一年發展狀況,并對行業動態和變化趨勢進行了剖析。
畢馬威中國金融服務業主管合伙人張楚東表示,證券業經歷了關鍵的一年,業績穩健增長,資本實力不斷增強。與此同時,證券業逐漸形成多元化競爭格局,頭部券商營收和利潤增速均超行業均值,但規模與發展水平等尚需追趕國外領先投行,國際化經營和影響力還有待增強,未來要打造航母級券商,需要從整合資源配置、參與并購重組等五方面提升影響力。
業務在向頭部券商集中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及券商業務轉型的不斷升級,長期看來,行業整體呈現業務向頭部券商集中化的趨勢。”畢馬威報告稱。
不過,頭部券商在規模與發展水平等方面尚需追趕國外領先投行,國際化經營和影響力還有待增強。
畢馬威建議,為打造未來航母級券商,頭部券商可從五方面著力提升:
一是通過整合資源配置、構建完整的投行業務綜合經營模式、發力客需業務,構建全方位、全業務鏈的生態服務,加強資產負債表運用能力,進一步提升ROE(凈資產收益率)。
二是參考多種并購重組方式,通過提升資本實力,擴大業務規模,加速業務轉型,補齊業務短板。
三是圍繞不同客群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完善運營管理機制,提升協同作戰能力,同時關注券商牌照在金融控股公司申設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應進一步深化數字化轉型,可考慮通過優化數字化轉型治理架構及協調機制,構建科技價值與效能評估體系,向“數字賦能”階段發展。
五是需把握國際化投資的時機與節奏,量身制定國際化戰略,擇機拓展海外機會提升跨境業務收入占比。
中小券商
要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近年來,中小券商在享受行業高速增長的同時,面臨來自頭部券商的重重競爭壓力,綜合化服務能力有待提升,打造高凈值客戶服務體系難度較大,而布局公募基金的不足也導致服務客戶綜合化需求的能力弱于頭部券商。其次,中小券商在信息科技投入、后臺運營能力與頭部券商存在較大差距。
畢馬威表示,在強競爭的環境下,中小券商可通過以下四個方面探索發展轉型:
一是充分發揮“特色業務+戰略定力”,通過構建差異化優勢業務,平衡好盈利和戰略轉型的關系,持續加強基礎業務能力建設的投入。
二是注冊制下研究所定價能力的重要性凸顯,中小券商或可通過發展研究業務實現差異化破局,同時加強協同機制建設,形成投資、投研、投行閉環體系。
三是中小券商深耕區域多年,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及股東優勢,利用區域知名度加強本地項目承攬,并深入挖掘股東資源。
四是中小券商管理半徑短、決策更迅速,可打造靈活協同效應,善用市場化、長效化激勵機制,也可積極探索合伙人機制,激發員工共同開創事業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