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近日,中信證券設立資管子公司獲批。這是繼國金證券、申萬宏源、萬聯證券之后,2022年第四家獲批資管子公司的券商。至此,證券行業資管子公司數量已增至25家,其中8家資管子公司擁有公募基金牌照。
具體來看,2022年12月30日,證監會核準中信證券設立中信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資管”)從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中信證券資管注冊地為北京市,注冊資本為10億元,由中信證券出資,業務范圍為證券資產管理業務(不含養老金業務),并核準中信證券資管作為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從事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業務。
當前,券商資管正在加速優化業務結構,在設立資管子公司后,拿下公募基金牌照成為眾多券商資管業務的戰略重點之一。中泰證券非銀金融團隊表示,“券商資管公募業務提升仍有較大空間。目前僅東證資管和財通資管的公募業務占比超過50%,其余券商及資管子公司的公募業務滲透率在20%左右。同時,參控股基金公司利潤貢獻進一步提升。”
如今,不少券商完成公募化改造后的大集合產品面臨“3年有效期”到期的尷尬境地,由于還未取得公募基金牌照,以首只完成公募化改造的“中信證券六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為例,在該產品存續期滿3年之際,中信證券針對該產品發布公告稱,存續期限由“自本資產管理合同變更生效日起存續期不得超過3年”延長為“自本資產管理合同變更生效日起存續期至2023年12月31日”。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證券資管子公司已經獲批,而上述公募化改造產品存續期限延長也將為中信證券申請公募基金牌照爭取更多的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