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9月28日,上交所官網顯示,吉利汽車科創板首發成功過會。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2005年在我國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車,2014年被列入“港股通”可買賣港股名單,2017年被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納入恒指成分股組合,吉利汽車成為名副其實的港股“藍籌股”,是當時恒生指數50支成分股內唯一一支汽車行業股票。
此次吉利汽車登陸科創板,市場人士表示,科創板產業鏈主要包含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節能環保以及新能源等,以更高、更寬的角度來支持中國的經濟轉型,科創板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上市標準更加具有包容性、適應性,給處于科技創新期的企業提供市場化支持。
擬融資金額200億元用于產品研發項目等
汽車產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也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科技型產業,反映了國家整體的現代制造業綜合實力。我國一直將汽車工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行業,重點鼓勵自主技術和自主品牌的發展,提升我國汽車工業的整體水平。此次吉利汽車擬融資金額200億元,投資于新車型產品研發項目、前瞻技術研發項目、產業收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可以看出,當前汽車產業正面臨著較大變局,包括新能源、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及共享出行等一系列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將深度影響未來行業走向。
多項技術加持符合科創板定位
吉利汽車符合科創板定位是業內人士一致的看法。招股說明書顯示,作為國內龍頭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公司通過自主及合作研發,持續推進技術升級和創新,目前已掌握了底盤、動力總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等領域的多項關鍵核心技術。
此外,在當前汽車行業面臨轉型的背景下,吉利汽車新能源技術方面也頗有建樹,公司全面布局48V、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技術路線,積極強化新能源汽車核心三電技術,尤其是電池管理系統、電控系統等技術。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度,公司新能源和電氣化車型(含領克品牌)銷量達11.3萬部,同比增速高達69%,銷量處于行業前列;2018年,公司率先推出搭載L2級別智能駕駛的車型,先發優勢明顯。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積極布局車聯網在車端、路端和云端相關領域,并形成多項專利技術。
東吳證券表示,在產業技術變革背景下,新一輪行業紅利的來臨,對全球汽車產業固有格局造成沖擊,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產銷地,自主品牌有望長期受益。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