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12月13日,大商所發布公告,將于12月15日起新增玉米、黃大豆1號、豆油、雞蛋、乙二醇品種非標倉單業務,進一步擴大非標倉單業務的品種覆蓋范圍,并公布第二批33家可以開展非標倉單業務的期貨交割倉庫名單。
記者了解到,這是大商所為深化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加豐富、多元、完善的配套服務的又一舉措。大商所于2020年12月戰略性啟動了“一圈兩中心”建設,圍繞場外會員上線了非標倉單業務,依托現有期貨品種交割倉庫,為場外會員提供鐵礦石、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四個品種的非標倉單登記管理、掛牌交易和資金結算服務。
據了解,隨著大商所“一圈兩中心”建設的持續深入,在農產品、能源化工、鋼鐵原燃料等產業板塊已經組建起以龍頭企業為核心、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為補充、向上下游輻射的市場參與者生態,已有192家相關產業企業參與成為場外會員。由于非標倉單業務不僅為市場提供了公開高效的現貨登記流通平臺,也有助于實體企業更好地發現非標現貨價格并進行風險管理,因此場外會員對于擴大包括農產品、能源化工產品非標倉單品種的呼聲較高。
據大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新增后,非標倉單業務品種將達到9個,累計將有64家期貨交割倉庫可以為市場提供非標倉單的登記注冊服務。下一步,大商所將繼續優化非標倉單登記和交易機制,拓展場外會員與客戶交易層次,持續完善場外業務工具,推進場外市場交易中心及價格信息中心建設,服務大宗商品生態圈建設。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