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長靈
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近年來,江西贛州農商銀行以實施“八行戰略”為抓手,聚焦民營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優化長效工作機制,打好信貸投放、產品創新、服務優化等組合拳,拓寬支持賽道、助力科技創新,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56.27億元,較年初增加6.62億元,增幅13.34%,高于各項貸款增幅11.04個百分點。
“科創積分”兌“真金白銀”
走進位于贛州經開區的江西齊云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正緊張作業。該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目前江西省內茶油加工工藝設備先進、產能靠前的大型茶油專業加工企業。
近期,該公司憑借科創積分,僅在3個工作日內就獲批贛州農商銀行1000萬元純信用“科創積分貸”,較傳統融資模式辦貸效率提高一倍,利率優惠100個BP,綜合融資成本下降30余萬元。
企業負責人劉繼延對記者感嘆道:“政策紅利為我們節約了30萬元經營成本,相當于我們每年多賣出去6000桶山茶油的利潤。”
“科創積分”變“科技貸款”,是贛州農商銀行拓寬支持賽道,發展科技金融、支持科創企業的創新實踐。為落實落細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該行聚焦專精特新及高新技術企業輕資產、缺抵押的痛點,以“整園授信”為抓手,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行動,創新推出“科創積分貸”“市場貸”“園區貸”等產品,打造“專業服務團隊+專項授信模式+專屬信貸產品”的“三專”服務體系,有效破解輕資產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將企業“知產”轉化為“資產”。
同時,該行還加強與市融資擔保集團等地方性融資擔保機構合作,創新推出“普惠快擔貸”等擔保貸款產品,探索推廣“整園擔保”模式,努力解決民營企業缺少抵押、擔保的融資難題,擴大民營企業融資增信渠道。
“等客來”變“敲門去”
“為企業貼心服務,關心企業成長,為企業解燃眉之急,是贛州農商銀行助力民營企業發展的真實寫照。”贛州市珊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盧珊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初出校門一窮二白的追夢人,到如今事業有成的創業者,盧珊瑚的創業之路已走過19年。漫長的創業過程中,有許多人給予她幫助,其中最令她感激的,是贛州農商銀行。
2016年,贛州市珊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廠房建好后流動資金出現緊缺。彼時,是贛州農商銀行在一個星期內辦妥手續,發放300萬元純信用貸款,幫助企業生存下去。2024年初,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資金缺口較大,又是贛州農商銀行追加貸款,為企業發展增添動力。今年,公司發展勢頭良好,營業收入有望再創新高。
贛州農商銀行秉持“小而美、普且惠”的金融服務理念,精準發力,多措并舉,全力為民營企業提供貼心、高效的金融支持。一方面,該行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明確導向,引導資源向重點領域傾斜;另一方面,深入踐行“一企一策”服務模式,精準對接企業個性化需求。在服務觸角延伸上,該行從田間地頭的金融網格化服務,到千企萬戶的大走訪活動,全方位深入一線,切實了解企業實際困難與需求。
與此同時,該行還積極加強與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的日常對接與協作,及時獲取企業融資需求“白名單”,精準鎖定服務對象。通過組建專業團隊,依托行業協會的專業優勢,重點聚焦制造業、綠色產業、科技型民營企業等領域,主動上門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制造業、綠色、科技型貸款余額分別為33.36億元、7.47億元、14.28億元,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從“漫灌”到“滴灌”
近年來,贛州農商銀行聚焦提升信貸投放質效,以精準的信貸投向助力重點領域蓬勃發展,以高效的信貸管理提升服務效能,以嚴密的風險管理筑牢風險防線,構建“機制保障+政策激勵+流程提效”三位一體的精準信貸投放體系。
該行成立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專班,實行“主要領導總負責、分管領導抓落實”機制,明確牽頭部門職責,主動與行業主管部門對接,逐一走訪各類民營名錄庫企業,確保貸款需求響應及時。
在考核激勵上,該行將民營企業信貸增長目標納入年度考核體系,與客戶經理等級評定掛鉤,單設專項績效指標強化激勵。同步完善信貸盡職免責制度,明確貸前、貸中、貸后各環節操作標準,設定民營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有效激發客戶經理“敢貸、愿貸、能貸、會貸”內生動力。
依托法人銀行審批靈活優勢,該行開辟貸款辦理“綠色通道”,大額貸款3天批、小額貸款當天批、線上貸款即時批,大幅提升服務可得性。此外,該行對符合條件的民企實施差異化信貸支持,制定差異化利率政策,免除抵押登記費、評估費,大力推廣無還本續貸,創新推出“續貸保”產品,緩解續貸壓力。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民營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0.32個百分點,累計為客戶節省融資成本900萬元。
(通訊員雷婷婷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