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磊
近年來,山西浮山農商銀行立足當地實際,積極引導村民整合房前屋后空余土地,盤活村內閑置庭院,通過“庭院+種植”方式發展庭院經濟,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讓“方寸庭院”變成農戶的“聚寶盆”,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推開槐埝鄉北莊村村民任紅強家的院門,草木清香撲面而來。院中110平方米的日光溫室大棚里,墨綠的西瓜蔓順著支架攀緣生長,碗口大的二茬瓜紐在葉片間若隱若現。
“多虧浮山農商銀行的貸款支持,我這‘西瓜-西紅柿-香菜’三茬輪作的立體種植才能實現?,F在二茬瓜長得不錯,今年的收入肯定差不了。”任紅強告訴記者。
在靈中村農戶郭建新的甜瓜棚內,同樣是一番“甜蜜”景象:翠綠的藤蔓間,拳頭大小的甜瓜藏身其中,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香甜氣息。
郭建新一邊采摘成熟的甜瓜,一邊高興地說:“我家院子今年采用的是‘茴子白+甜瓜+西紅柿’套種模式,頭茬茴子白賣了500元,這茬甜瓜按每斤3元的行情能賣1500元,秋后再種西紅柿,還能添千把塊錢收入。多虧農商銀行3天就批下5萬元貸款,幫我建起鋼架大棚,才有現在的好收成。”
浮山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為了支持當地農戶發展庭院經濟,該行以“惠農貸”為依托,為農戶量身定制金融方案,推出“整村授信+極速放款”模式和“一次授信、隨用隨還”的靈活貸款政策。
槐埝鄉靈中村試點的“甜瓜+茴子白”間作模式,通過農商銀行專項貸款支持改良土壤、引進良種,實現“一茬兩收”,每畝增收超過500元。依托農商銀行“浮苗貸”資金支持,槐埝鄉全鄉10個村115戶門前屋后種植了1206株櫻桃樹,預計戶均年增收3000元。有著海拔高、空氣好、農戶庭院大等優勢的陜曲村,在“院縣共建”技術團隊的幫助下,創新推廣“大棚種養一體化”模式,浮山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及時跟進,為農戶提供專項貸款支持,助力陜曲村成為浮山縣首批庭院經濟示范村。
除了給予信貸資金支持外,該行工作人員還聯合農技人員,逐戶為農戶制定“種植周期表”,指導農戶從傳統的“一茬一收”向高效的“兩茬四收”轉變。同時,積極協助打造“靈中甜瓜”“槐埝西瓜”等區域品牌,建立“信貸+技術+市場”三位一體服務體系,為種植戶提供從大棚建設到農產品代銷的全鏈條支持,拓寬村民增收致富路徑,全力賦能鄉村振興。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