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力輝
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境內,兩江交匯,三面環水,綠洲靜臥其間,寒地黑土廣袤無垠,為大鵝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由于地處北緯43度這一世界公認的“黃金羽絨帶”,當地盛產的綏濱白鵝品質卓越,不僅肉質鮮嫩可口,且身上的絨朵數量眾多,蓬松保暖、性能優良。因此,綏濱白鵝無論是用于食品加工,還是制作羽絨制品,都備受大眾青睞,市場前景廣闊。

農發行綏濱縣支行信貸支持的大鵝養殖企業生產場景 農發行綏濱縣支行供圖
近年來,當地依托優良的鵝資源打造“大鵝小鎮”,建基地、擴規模、創品牌,不斷延伸孵化、養殖、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使大鵝產業成為全縣的主導產業,也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長期以來,農發行綏濱縣支行積極響應鶴崗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部署,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優勢,聚焦地方特色,創新“銀行+糧庫+企業”三方合作模式,全力支持綏濱縣“大鵝小鎮”建設,為地方特色大鵝養殖產業發展注入強勁的金融動能。
走進位于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綏濱鎮向日村的綏濱縣綏鵝牧業有限公司的大鵝養殖基地,耳邊高亢的鵝鳴此起彼伏。整潔的鵝舍、充足的飼料、寬闊的場地,為大鵝營造了理想的生長環境。數萬只大鵝毛色潔白質密、體格健壯,時而引吭高歌、時而低頭覓食;還有大量毛色金黃的雛鵝撲騰著翅膀嬉戲玩耍?;貎炔捎孟冗M的網絡技術,各養殖場監控信息被匯集到統一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和“云”上管理,只需操作手機,便能隨時查看大鵝生長狀況。
“我們喂養大鵝的主要飼料是經過烘干的玉米和紫花苜蓿,確保純綠色生態養殖。”綏濱縣綏鵝牧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鎮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以往我們自行采購飼料,不僅議價能力弱、物流成本高,資金周轉壓力也很大?,F在在農發行資金支持下,我們通過國有糧庫進行采購,飼料價格平均降低3%-5%。今年春季補欄時,我們用節省下來的成本,多購入一萬多只鵝苗,全年出欄量至少能提升10%。農發行推出的這種融資新模式,就像一場‘及時雨’,不僅解決了企業飼料供應的難題,更幫助我們優化了供應鏈結構,為企業長遠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記者看到,在金融助力下,這家企業不僅自身事業蒸蒸日上,還帶動周邊村民共同參與大鵝養殖,“足不出村”就能實現增收致富。大鵝出欄時,眾多外地客商紛至沓來、爭相收購。
“我行打破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通過向國有糧庫發放市場化貸款,精準對接綏濱縣綏鵝牧業有限公司的玉米飼料采購需求。”農發行綏濱縣支行行長王剛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銀行+糧庫+企業”這一融資模式的優點:“一方面,依托糧庫成熟的糧食收儲體系和規?;少弮瀯?,可實現飼料原料的集中采購與高效調配,幫助企業降低采購、運輸及倉儲成本;另一方面,通過‘銀行-糧庫-企業’資金閉環管理,可確保糧食供應鏈穩定,為大鵝養殖提供充足、優質的飼料保障,有力支持擴大養殖規模、提升生產效益。”
王剛表示:“農發行綏濱縣支行此次金融支持,為養殖項目提供了堅實的物資保障,確保了企業飼料儲備充足,為大鵝養殖規模擴大和產業升級奠定了基礎。未來,我行將持續深化金融服務創新,探索更多‘政銀企’合作模式,為綏濱縣特色產業發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支撐,書寫金融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編輯 汪世軍 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