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岳
跨周期調節是立足于經濟的中長期發展,既考慮到增長的可持續性,又考慮到結構優化和整體質量提升。始于去年7月份的跨周期調節所帶動的行業方面調整已得到A股市場響應,目前A股市場正顯現出跨周期行情特征。
首先,資本市場生態環境、法治環境有了根本改善,發展方向更加清晰明確,這是跨周期行情的基礎。
努力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用法治精神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貫穿于監管和改革的全流程。
在市場建設層面,注冊制是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創新舉措。“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2年重點工作之一。在科創板、創業板相繼試點并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注冊制全面推廣將水到渠成。
在法治建設層面,以去年3月份新證券法實施為起點,資本市場進入新階段。在新證券法引領下,相關法規得以梳理完善,市場法治環境得到明顯優化。例如,12月21日投服中心首單特別代表人訴訟判決開始執行,這就是新證券法實施后呈現的成果之一。此外,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強化中介機構責任、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等工作也取得了不俗成效。
其次,貼近實體經濟,緊跟行業發展脈搏,成為A股市場跨周期行情的鮮明特點。
今年以來,A股市場投資形成了以實體經濟為主賽道,各行業板塊“運動員”輪番上場表現,中外資金吶喊助威的局面。
實體經濟是資本市場的根基,這已是各界共識。此前市場出現的“脫實向虛”現象大有改觀,市場也很快適應了這種變化,熱點題材開始圍繞實體經濟走勢而起伏,構成了當前市場熱點轉換的基礎。
最后,估值重心穩步提升,是跨周期行情的市場表現。
受益于中國經濟持續、穩定、較高速度的增長及市場環境優化,A股市場從2019年起估值重心開始上移。盡管今年受多個不確定因素影響,A股市場估值重心波動幅度較大,但全年保持正增長基本沒有懸念。這讓中外資金看到了機會,一些海外投行還發出超配中國股票的建議。
經濟發展有亮點,市場建設有成果,資金投資有熱情,投資者合法權益有保障,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A股市場估值抬升的基礎。盡管如此,“投資有風險”的忠告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被忽視,投資者要擦亮雙眼,把握好A股市場的跨周期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