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詩鈺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12月25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盡快啟動永續債發行。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增大,如何加快補充銀行資本、推動銀行資本工具創新成為當務之急。近期召開的金融委辦公室專題會議,除了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外,還提到盡快啟動永續債發行,目的是緩解國企的資本約束,發行主體主要是央企、國企。
溫彬表示,銀行通過發行永續債可以促進“2018年底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11.5%,其他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10.5%”的監管目標實現。同時,永續債發行可以解決銀行長期資金的來源問題,促使銀行業務和資產規模的有序擴張,提升效益,還可以優化資本結構,提高資本損失吸收能力,增強風險抵御。此外,由于永續債可計入權益的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銀行自身杠桿,對于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起到積極作用。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金融委專題會議研究啟動永續債發行,意味著當前國內商業銀行資本工具補充已進入了新一輪政策窗口期。結合年初監管部門多次發布商業銀行創新型資本工具的相關指導意見,在資本補充政策鼓勵下,國內商業銀行可以在具備“無固定期限或超長期限”特征的其他一級資本債券工具創新探索,預計主體AA+級(含)以上商業銀行的永續債有望率先成功發行。
徐承遠認為,未來永續債發行主體更多集中于主體AA+級(含)以上商業銀行。永續債的發行將會有效增強商業銀行資本實力,提升銀行資本充足水平,為其擴大信貸投放提供充足的“彈藥”,從而有利于實體經濟融資,對當前經濟轉型期實體企業發展起到穩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