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集中資源、強化保障、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短板。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頂層設計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涉農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或掛牌融資。其中,2018年中央1號文件正式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9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提出,鼓勵證券、保險、擔保、基金等金融資源聚焦服務鄉村振興。2019年1月份,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2019年9月份,農業農村部表示將配合證監會等部門,推動優化上市、掛牌和融資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鄉村創新創業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長期以來,涉農企業存在融資難困境,盡管近年來涉農企業整體資金供給受到政策傾斜,但涉農企業投融資依然存在‘最后一公里’難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12月22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本市場集中資源支持涉農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一是引導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尤其是龍頭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健全投融資機制。二是建立合適的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提高金融機構信貸產品供給能力;三是鼓勵涉農企業上市并購重組,促進農業資源整合;四是建設普惠性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或利用期貨市場工具對相應農產品進行風險管理,提高涉農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五是健全風險投資引導機制或適當建立鄉村振興投資基金,加大對初創期涉農企業的支持力度。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12月22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促進涉農企業投融資,一是應積極促進優質涉農企業在A股掛牌上市;二是促進現有涉農企業的再融資和并購重組操作,讓這些企業借助資本市場資金做大做強;三是鼓勵涉農企業到交易所發行專項債,豐富資金來源。同時,涉農企業本身應強化業績的穩定性和真實性。
何南野表示,現階段,涉農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相對較難,未來在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村企業方面,建議對相關的政策進行修改,滿足不同農村經營主體差異化的融資需求,比如定向優化涉農企業的上市流程,進一步簡化符合政策導向的涉農企業上市審核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