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宏觀時評 > 正文

          科創板的“增量改革”任務還未結束

          2022-06-13 00:03  來源:證券日報 

              董少鵬

              今天,科創板迎來開板三周年紀念日,7月22日,是科創板開市三周年。從3年來的實踐看,科創板用增量改革的辦法,對發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持續監管、退市等基礎制度加以完善,顯著增強了市場包容性、適應性,為硬科技企業獲得融資、完善公司治理、抓住產業發展機遇提供了機制性支持,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截至2022年6月10日,科創板共有428家上市公司,累計募集資金凈額5959.56億元(注:凈額=首發募資額+再融資額-發行費用)。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新能源、計算機、國防軍工、基礎化工等行業,多數屬于科技驅動亟待加強的領域??苿摪骞镜目萍汲缮^為顯著。截至2022年3月31日,科創板研發支出占營收的比例為8.79%,同期主板和創業板的這一數值為1.69%和4.65%。截至2021年12月31日,科創板研發人數占比達22.30%,同期主板和創業板的這一數值為8.14%和16.02%。這充分說明,設立科創板順應了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發展趨勢,滿足了科技創新企業的客觀需求,實現了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完美對接。這也為全市場提高制度的包容性創造了經驗。

              資本市場的本職就是為實體經濟服務,以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和機制創新支持體現自身價值?;诙喾N現實原因,在全市場實施存量改革有一定困難,還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震蕩;而用增量改革的辦法,可以在“試驗田”里構建新的制度體系,既滿足差異化、多樣化的市場需要,又可以為存量市場系統化改革提供樣本??苿摪逶?019年創立之初,就提出兩個目標,一是服務硬科技企業發展,二是為市場制度創新提供經驗。

              科技創新類企業往往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并且在一定期限內不盈利或者盈利水平較低,而我國主板市場上市標準主要是為成熟型企業制定的,不能滿足科技創新類企業的需要。所以,科創板首先在發行上市標準上作出創新,設置了預計市值和財務指標相結合的多套標準,允許未盈利企業、特殊股權架構企業和紅籌企業上市,真正實現了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企業的供需對接,顯著提升了市場的包容性、適應性??苿摪鍖嵭凶灾?,企業上市過程更加透明,信息披露更加充分及時細化,市場各參與方的預期更加穩定。更加市場化的詢價機制有效傳導壓力,促使發行人和保薦機構、詢價機構理性報價;同時,取消市盈率限制,允許投資者基于對上市公司的價值判斷給予對應的估值。在二級市場交易環節,新股上市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第六個交易日起實行20%的漲跌幅限制。通過加大交易彈性,及時釋放風險,擠壓價格操縱空間。從上市平均漲幅和波動的客觀數據來看,科創板企業上市后可以很快完成漲跌反應,實現價格發現功能。

              科創板建立三年來,經歷了早期的快速上漲和隨后的調整夯實階段,市場運行機制日趨成熟。投資者、上市公司、專業機構以及社會各界對科創板這一增量市場板塊的定位、機制等有了更深入的認知,這是推進全市場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基礎。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是一個整體,不可能割裂開。資金是流動的,一定會在不同板塊之間游走。鞏固增量市場改革成果,帶動存量市場改革,關鍵是依法治市,強化信息披露制度,壓實市場主體責任。由于科創企業的科技屬性強、技術更迭快,其信息披露規則應進一步細化,增加針對性披露環節,可適當增加頻次和條目要求。同時,針對限售股解禁后的流通問題,應加強信息披露約束和對沖手段安排。要探索首次發行定價和二級市場價格波動的聯動監管機制,完善誠信獎懲機制。進一步加大對虛假陳述、財務造假、價格操縱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格執行退市制度,讓優勝劣汰成為市場常態。

              科創板作為一個“走在前面”的市場板塊,為履行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的重任,必須遵循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原則,進一步夯實基礎制度,加強市場約束、法治約束,讓優質企業、優質資本、優質機構愿意來、留得住,展現依法公平競爭的市場風采??苿摪宀皇枪铝⒋嬖诘?,應加強各板塊之間的互動、聯動、協同,推動全市場深化改革,打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體系。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