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倍通檢測事件的采訪中,除了存在一定爭議的創新券問題,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困境更值得關注。而從雙方態度上來看,“不再信任”是問題的關鍵之一,只有真正坦誠地面對與溝通,才是共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倍通檢測負責人鄧華麗除了希望通過媒體公開面對此事,發聲致歉并承諾還款,也提到了下半年來因退款客戶追討欠款問題,導致公司管理層主要精力用來應對投訴與退款問題,無力全神貫注地經營,以及訴訟增加致使公司流動性困境加劇的狀況。
而與“追錢”客戶接觸過程中,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也了解到,同樣是因為疫情,今年眾多小微企業的經營確實受到不小影響,因此被占用的“小錢”才愈發重要。但讓眾多小微企業主不斷集體投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倍通檢測的態度,“承諾后的兌現一再拖延”、“感覺從未想還款”、“不怕報警、不怕投訴”,這種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微企業主對部分第三方服務企業的信心。
倍通檢測是國內綜合性的獨立第三方民營檢測服務機構,主要業務涵蓋電子電器、日用消費品、新能源新材料、環境檢測、食品檢測等。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于2015年4月新三板掛牌,2016年調整進入新三板創新層,2017年、2018年維持在創新層。
可以說,倍通檢測是一家老牌檢測公司了,而且曾經有過不錯的成績。在采訪中提起倍通檢測,行業內人士也表示,“深圳不少檢測人士都是從倍通出來的,但倍通也是特例,自己亂搞(擴張),出了問題。”
通過記者的采訪了解和實地探訪,倍通檢測部分員工在之前與這些小微企業主溝通中,確實存在一些“說謊、敷衍、刻意找借口拖延”等狀況。鄧華麗也坦陳:“主要是我個人能力問題,對員工的管理也不到位。我也希望真誠解決問題,但確實現金流出現問題,因此還懇請客戶能給予一定時間來融資或用盈利償還。”
不難發現,除去大環境的困難,溝通中信任的缺失,是導致事件一步步走向失控的重要原因,而困境之下更需要“以誠相待,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