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需求高漲,益生菌行業也迎來了新風口。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益生菌產業連續3年增長率在20%以上,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預計2025年全球益生菌產業的產值將超過770億美元,中國市場占比將超過25%。
10月22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乳業資本論壇在京召開,恒天然大中華區活力營養益生菌負責人王樂濛在現場表示,“消費者對于功能性產品的訴求,引領了功能性產品市場的飛速增長。”

圖為恒天然大中華區活力營養益生菌負責人王樂濛
王樂濛稱,恒天然的發酵中心創立于1927年,目前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建立之初,是針對一些奶酪、發酵品的研究,進而進入益生菌領域。恒天然益生菌工廠也是新西蘭唯一一家可以用于食品、膳食補充劑益生菌發酵的工廠,同時恒天然掌握著一個超過4萬多株菌的菌庫。盡管恒天然在益生菌領域有不少科學研究,但從新西蘭企業進入中國益生菌賽道的層面來說,恒天然又是一家“新”公司,2019年,恒天然進軍中國益生菌領域。“我們目前基于兩株核心菌株,在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包括對二型糖尿病的研究專利。”
隨著益生菌賽道迎來高速發展期,入局者逐漸增多。相伴而來的則是市場亂象頻發,行業如何規范發展和企業加強自律,引發了社會關注。
對于行業亂象,王樂濛表示,恒天然通過科學有效的循證臨床文獻,對每一株菌的功能性、安全性做出詳實的佐證。同時,恒天然也扮演著益生菌傳播者的角色,通過自有渠道教育消費者,如何認識益生菌,怎樣分辨優質益生菌,怎樣食用益生菌。這個教育工作不是一家公司的責任,而是需要全行業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大家一起讓消費者認識到究竟什么樣的菌是有益的,從而消除行業亂象,推動行業發展。
論壇最后,王樂濛表示,站在恒天然的角度,益生菌市場仍需做深、做透,“目前,恒天然對于有臨床文獻佐證的兩株菌(HN001™?、HN019™?)仍在投入臨床研究,未來會有新的研究成果面世。做透方面,除益生菌傳統的增強免疫力、調節腸道等功能外,我們針對腦腸軸、精神管理、體重管理、內在健康等,是未來對益生菌功能性挖掘的方向。另一方面,對于‘益生菌+’的概念,比如益生菌+乳鐵蛋白、益生菌+乳磷脂,也是未來發力的方向。
(編輯 張明富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