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股市風云變幻。春節過后上證指數圍繞著年線作上下50點左右的盤旋,直到本周五,受美國股市大跌因素的影響,上證指數開盤幾乎與道·瓊斯指數收盤下跌2.8%同比例下調,股市的技術圖型再度改變,大盤向下突破,遠離了3284點的年線。
撇開國際市場的因素,當下中國股市本身面臨著結構性調整。“獨角獸”這詞是春節后出現的,但股市政策的大轉向從去年第四季度就開始了。比如從去年第四季度起,IPO大轉向,通過率從90%以上快速降到50%,并且還未上發審會就勸退了許多排隊公司,發行市場的“堰塞湖”已經緩解,這樣的舉措,現在回過頭來看,就是給接下來科創型企業上市讓出通道。
再比如,春節前二級市場拉高至3587點后一路砸到3062點,在這樣的大調整中,市場的風格出現了大變化,原先大盤藍籌股一騎絕塵的現象得以改觀,這也是市場讓道的一種表現。
中國股市的發行市場,注冊制繼續延后,如今的審核制風格大變,而即將亮相的“獨角獸”,似乎開始實行的是“邀請制”了。春節后最早看到“獨角獸”這個詞的時候,來源于一條很不經意的信息,春節過后,管理層要求各券商,在投行項目中有“獨角獸”類型的科技創新股,快速報給監管部門,將對這類企業實行“即報即審、即審即發”的綠色通道。很快我們就看到了富士康的亮相,富士康的快速與一路從寬與現行排隊公司的從嚴,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管理層首次提出“獨角獸”概念之時,特意提到了下列四個行業優先考慮: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互聯網、高端制造。此基調一出,股市中立馬形成了一個“獨角獸概念股”,凡是與“獨角獸”沾點邊的這四個行業個股幾乎都成了游資炒作的標的股。從本周走勢來看,醫藥股走勢強勁,等這波熱情過后,也許其它三個行業的個股會輪番地遭到惡炒。次新股的調整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了,趁這個機會再度炒作,也算是絕路逢生。另外,炒新股的激情再度點燃,那些有點科技含量的新股,上市后股價翻了一倍,打開漲停之后充分換手,又開始了新的炒作,這種好久不見的炒新股現象現在又重現了,其實在現有的二級市場中,沒有一個屬于“獨角獸”公司,這些所謂的“獨角獸概念股”,都是借題發揮而已。
從時間安排上來看,富士康上市的步伐越來越近了,這家以“工業互聯網”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作為首家“獨角獸”公司的亮相將給市場帶來全新的概念,這是以IPO方式引入的“獨角獸”公司。另外,收購兼并重組也是能給市場帶來想象力的領域,360的借殼上市也是一種路徑,不過360的模式給市場帶來了許多憧憬,產生了巨大的財富效應,但在美股中收割了巨大成果之后,再來A股收割一大片,也令市場擔憂。歡迎中概股回歸A股市場已經成了市場的主基調,以中國托管憑證CDR方式回歸A股還未見過。在海外市場上已經升值了幾十倍的這批“獨角獸”,能否在A股市場上重現輝煌,值得關注也是值得期待的。
總之,市道將變,投資者要在“獨角獸”口中搶食,要有新思路、要研究新問題,這搶食的活不是那么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