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東阿阿膠跳空跌停。而不久前,格力電器、伊利股份、中國平安、三安光電等大市值公司也紛紛出現跌?;虼蠓碌?,信維通信、老板電器等今年以來累計跌幅更大。不可否認,去年以來深入人心的龍頭白馬股行情已遭到沖擊。
大多數白馬股的成長邏輯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市場空間及盈利預期亦較為樂觀,但是本輪調整以來,白馬股的跌幅不遜于估值較高的中小創股票。特別是今年春節后,相當一部分資金從白馬股抽離,轉而做多創業板,加劇了白馬股被拋售的悲觀情緒。
市場已經意識到,白馬股也可以大幅下跌,如操作不慎,投資白馬股同樣會造成較大損失。筆者認為,至少可以從三個維度審視白馬股的大跌。
第一,各白馬股所在行業有其自身的經營規律,但近年來受益于供給側改革、環保督察等政策,不少行業高景氣度得以持續,或者弱景氣度被適當平抑,產業重估,導致龍頭白馬股在前期備受追捧。
如去年漲價概念此起彼伏,造就了眾多行業寡頭,股價重估動力源于漲價預期;再如,某些行業高度依附蘋果或其他產業鏈,訂單及收入并不完全由自己掌握。一旦政策效力減弱,相關行業會回歸常態,一部分白馬股失去重估動力,或者產業鏈出現重大變故,市場對部分龍頭白馬股的預期便會轉向。
第二,白馬股普遍享受了估值溢價,貴州茅臺、??低?、格力電器等莫不如是。典型如格力電器,此前高達3500億元的估值便蘊含了分紅預期,因此當格力電器宣布2017年度不分紅,市場反應迅速而強烈。
穩健的分紅預期與穩健的增長預期一樣,均為白馬股的重要標簽之一。市場上眾多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水平遠不及格力電器,但由于未被寄予較高的現金分紅預期,因此其股價對分紅并不十分敏感。
分紅預期僅是白馬股享受估值溢價的一方面,在同等條件獲取訂單及變現收入的能力也是白馬股享受溢價的重要因素。凡此種種,令白馬股估值對預期顯得更為敏感,今年很多白馬股大幅下跌,折損的多為估值溢價。
第三,白馬股資金扎堆,大量獲利盤出逃極易形成踩踏。與小市值公司不同,白馬股短期巨幅殺跌對市場心理層面沖擊更大,修復難度也會更高,容易釀成陰跌行情。
我們應理性看待白馬股下跌,既不能簡單用“跌跌更健康”來解釋,也不要以偏離行業及公司正常發展規律的視角看待白馬股,可能更有利于市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