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股市場雖然呈現大幅波動態勢,但總體上漲,表現強于A股市場。同時,衡量A股與H股股價比的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自2018年2月6日達到年內高點138.96點后,出現了持續走低的現象。4月30日盤中該指數更是跌穿了120點的整數關口,創2017年5月17日以來新低。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AH股溢價指數持續走低,表明占該指數大比重的金融股A股與H股之間走勢出現持續的分化,H股表現明顯偏強。機構更看好H股市場金融股未來走勢。
溢價指數持續走低
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主要用于度量A股及H股的價差比,該指數數值越高,則證明A股的溢價越高,A股相對H股越貴。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中金融股占絕大部分的比重,因此其成份股中金融股的走勢很大程度上左右該指數的走勢。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自2月6日盤中觸及138.96的年內高點后,一路下跌。截至5月2日收盤,該指數報120.12。前一交易日盤中,該指數更是跌破了120的整數關口,刷新2017年5月17日以來的新低。目前AH股溢價指數追蹤的99只成份股中,包括國泰君安、中國太保、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平安等多只權重金融股AH比價低于指數均值,并且多數金融股近期A股對H股溢價大幅縮小。目前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追蹤的99只成分股中,AH股中溢價率超過100%的有22只,超過50%的有52家,中國平安、鞍鋼股份和海螺水泥3只股價出現倒掛。
截至5月2日收盤,今年以來恒生指數漲幅2.69%,而上證綜指跌幅6.83%,港股市場總體表現強于A股市場,并且兩市主要指數走勢分化自2月上旬至今也出現了分化態勢。值得注意的是,恒生港股通中國內地銀行指數漲幅11.29%,領漲17個恒生主要指數。其成份股中漲幅靠前的郵儲銀行年初至今漲幅32.51%,農業銀行漲22.25%,中信銀行漲14.90%,建設銀行漲14.31%,中國銀行漲10.42%,工商銀行漲10.17%,交通銀行漲8.79%,招商銀行漲8.68%,光大銀行漲7.67%,重慶農商行漲5.96%,中資銀行H股在金融板塊中表現尤其突出。
而與港股市場普漲行情相反,A股市場上,上證50指數年內跌幅為7.26%,該指數50只成份股中,38只個股年初至今出現跌幅。各大銀行股中,除了農業銀行和招商銀行略有上漲,年初至今漲幅分別為0.78%和1.86%外,其他銀行股紛紛收跌,而保險股表現較銀行股表現更弱,多數保險股均出現雙位數跌幅。金融板塊個股多數出現走勢明顯分化的現象,導致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持續走低。
H股金融板塊優勢明顯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近日公布的銀行業一季度業績好于市場預期,且資管新規延長了過渡期,這些都利好金融板塊尤其是中資銀行股的表現。然而港股市場相對A股市場而言,具有更明顯的優勢,因此H股金融板塊表現更為突出。
首先,兩地市場投資者有不同風險偏好,A股投資者以散戶為主,H股則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散戶更加關注股價波動以及帶來的短期收益,而機構投資者更側重企業的長遠發展以及現金分紅能力。今年2月以來,外圍不確定因素使市場交易情緒受到打擊,憂慮情緒升溫,而在這種環境下,港股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以結構性布局為多,持倉更為穩定,H股股價受情緒左右相對較小。
其次,中資銀行股由于中國經濟復蘇、凈息差見底等因素走勢強勁,而港股近期新政密集落地,有利于提高市場交投活躍度,各券商股也受到提振。此外,港股市場金融板塊整體估值偏低,存在補漲要求。
中金發表最新報告表示,中資銀行股今年首季業績符合預期,整體凈利息收入及利潤同比增長7.2%及5.3%,增速較2017年增長為快。隨著資管新規落地,預計流動性邊際放松,股份行營收將持續改善。該行表示,維持對中資銀行股今明兩年盈利增長預測為8.7%及9.7%,重申中資銀行迎來“水漲船高”的第二階段,認為H股表現繼續好于A股。
瑞銀最新研究報告稱,內地銀行經營趨勢大致符合預期,由于第一季凈息差擴大,大型銀行凈利息收入達雙位數增長,而資產質素趨向穩定。中資銀行股H股估值較低,且基本因素穩健,相信將會是防守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