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A股走勢大致可描述為“高開低走再高走”。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57%至3192.12點,深證綜指漲0.91%至1839.88點。中小板、創業板綜指分別漲0.72%、1.51%。
周二凌晨MSCI公司一如預期地發布了半年度指數調整結果,首批234只A股將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其中,此次調整新增個股中,部分出現了“見光死”行情,但殺跌程度并不兇猛,一些入圍的醫藥股甚至全天都處于漲勢中??赡懿簧偃撕髞戆l現大盤根本跌不下去,于是紛紛入場,最終股指收出光頭陽線。
市場上述表現也屬正常,因除極少數個股外,多數成分股已被投資者猜到。因此,一開始市場走出高開低走格局并不奇怪,不少投資者可能選擇與消息面反做。但由于“入摩”屬于長期利好,此類個股向上格局很難改變,最終市場再次走高。之前兩天,我連續提示投資者提防“做飛籌碼”。事后來看,情況基本如此。
現在離6月1日A股正式“入摩”已經比較近了,很難想象機構會提前三周反做,我相信短期內相關個股沒理由走得太差。投資者當然可以有博弈思維,但前提是認準大方向。當前市場熱點相對明確,一是“入摩”成分股,二是去年滯漲且首季業績不錯的醫藥類股,三是其他消費類股,四是“獨角獸”概念股。此外,海南板塊也有可能不時表現一下。除這些品種外,多數個股可能隨波逐流。
對于大盤,個人認為,短期內仍將維持弱反彈格局,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第一上攻目標是3200點,更高目標需先看3264點缺口能否突破。目前來看,這個缺口有回補希望,因不少權重股估值水平已相對偏低,且資金面短期有機會略微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