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大跌,約200股跌停。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2.53%至3041.44點。此外,深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綜指分別跌2.82%、2.60%、3.50%。
隔夜美股率先殺跌,接著包括我國港股在內的亞太股市殺跌,A股也未能幸免。此次全球股市殺跌的一個重要誘因是美國忽然宣布將對5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此事對市場預期產生了很大干擾。
盤面上,伊利股份、海天味業、白酒等與貿易摩擦關聯度不大的品種逆市上漲。醫藥股則多數繼續殺跌,但一些大市值股表現明顯較好,比如恒瑞醫藥、康美藥業。“獨角獸”藥明康德周三終于開板,經巨量換手后收盤重挫,但該股并未跌停,后市表現尚需觀察。
雖然A股近日走得極弱,但投資者也不必過分看空?,F在的大盤就像被壓緊的彈簧,消息面只要稍有緩和,股指很可能就會反彈。關于中美貿易問題,這次的事情雖說令人意外,但由美國特朗普總統最近的言行來看,出現這種反復也在意料之中,誰也不知明天會怎么樣。比較確定的是,今日起資金面壓力應會逐漸減輕,這有助于大盤企穩。
大盤形態明顯較弱,但如果繼續跳空殺跌,買盤或會顯著加大。所以,即便股指中線走勢令人不敢放心,但短線應該不會深跌。投資者目前需要防范的主要是杠桿類資金爆倉等風險。在具體操作上,可盡量規避股東股權質押比例過高的品種。
對于杠桿類資金在股市下跌中的破壞力,我想不必多言。尤其是在股指處于相對低位時,就更應該提防杠桿風險。個人認為,目前投資者應盡量持有一些大市值的藍籌品種,因此類品種流通性好,輕易不會因單一資金的拋售而出現股價閃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