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大致走平,上證綜指收揚0.03%至3115.18點,深證綜指漲0.08%至1779.15點,中小板、創業板綜指分別漲0.06%、0.10%。
昨日盤面相當沉悶,雖然貴州茅臺盤中一度站上800元大關,但市場對績優股的態度不冷不熱,貴州茅臺也最終收跌。這并非市場投資理念變了,而是消息面上存在較多不確定性。
首先是中美貿易摩擦。以美的集團這樣的績優股為例,其公司產品線很長,產品種類十分豐富,普通投資者很難弄明白中美貿易問題究竟會對其產生什么影響。其次是美聯儲6月加息,這個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主要在于,美聯儲加息后,我國央行會如何應對以及應對力度如何。
第三個因素是債券違約頻現,投資者吃不準下一個會波及到哪家公司,出于謹慎考慮會規避一些品種。比如銀行股,部分投資者可能會這樣想——商業銀行直接或間接會承擔一些債券違約成本。所以,即便銀行股市盈率、市凈率極低,短期內恐怕也不會有多少上行空間。
把上述情形作一個簡單的概括,就是市場“避險情緒”較濃。當然,有板塊受到壓制就必然有板塊受益,畢竟銀行這樣的板塊聚集的資金量是相當大的。
由盤面看,當前最能吸引資金的主要是大消費板塊。其中,現金流充裕、應收賬款結構健康的公司是避險首選。多數投資者應能明白這種道理,但在具體操作時可能無所適從,因最適合避險的個股目前價位普遍較高,令不少人望而卻步。
個人認為,目前投資者要么離場觀望,要么就是勉強介入這些避險品種。對于既不想空倉,又不敢追高的投資者來說,還有個取巧的做法,這就是盯住“入摩”后外資經常增倉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