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憶東7月25日表示,中國資本市場在中短期會有風險偏好改善帶來的反彈,但目前還不是全球流動性和基本面改善的階段。明年中國資本市場會迎來周期和結構雙重改善的時機。
張憶東稱,從全球流動性角度看,預計今年四季度到明年年初,全球流動性收緊的風險還在,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左右,十年期和兩年期的信用利差在歷史的低位水平。目前全球處在美國加息周期的后期,全球信用是收縮的背景。
從我國經濟基本面看,張憶東認為,政策微調導致短期風險偏好得到改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力促進經濟增長的空間還是很大,但現在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要不要做的問題。他說:“我認為不要大水漫灌,要發揮資本市場的專業資產配置的能力。”
張憶東認為,現在我國最大的問題是企業負債率太高,去杠桿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但現在要分層解決這些問題,不能一刀切。“長期堅定看好優質的資產,細分行業龍頭贏家通吃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行業都有廣闊發展空間。”張憶東表示,從長期趨勢看,中國的資本市場將從不成熟的、以散戶為主導的資本市場慢慢轉向全球配置性的、機構主導的市場。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外資占比只有2%左右,外資還在持續的流入。未來,外資的占比能升到15%以上。“從這個角度來講,外資將會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增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