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機構調研上市公司數量繼續在低位徘徊。財匯大數據終端數據顯示,上周(7月23日至7月27日)共有52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648家次,其中有12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在10家(含)次以上,其中不乏??低?、美的集團等白馬股,調研題材方面,汽車、電子、電氣設備等多個行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概念股受到機構集中調研。
多家白馬股受關注
具體來看,機構調研家次方面,白馬股??低暱芍^一枝獨秀,其上周一舉辦的中報業績說明電話會議,得到了345家投資機構的關注。
數據顯示,??低?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8.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00%。并且公司2018年上半年整體毛利率為44.50%,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1.78%。
對此,??低暦矫姹硎?,上半年國內與海外市場的增長基本保持同步。此外,公司對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長預期維持在15%—35%的區間。業務方面,公司經銷渠道的收緊和去庫存操作,預期會持續到三季度。
除了??低?,近日,另一家白馬明星企業美的集團也接受了39家機構的調研。機構主要關注,美的集團如何開創用戶體驗新模式;公司在工業自動化等方面的進展。
從行業方面來看,機構調研上市公司數量排名靠前的行業中,電子行業上周重回榜首,共7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如??低?、欣旺達等熱點企業;此外,電氣設備和汽車行業各有5家上市公司接受調研,醫藥生物、化工等行業有4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
機構調研方面,基金、券商依舊相對活躍,基金機構調研家次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除了上述??低?、美的集團外,還有福星股份。券商調研家次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除了??低?,還有金卡智能、凱撒旅游。此外,QFII機構上周共調研4家上市公司,分別為??低?、當升科技、重慶啤酒、美的集團。
企業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
從調研題材方面看,上周涉及電池、車身制造、整車等多個環節的多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概念股受到機構密集關注。
7月27日,華工科技接受中信證券(15.74+0.13%)、民生信托等機構調研時表示,新能源汽車車身制造方面,公司響應汽車輕量化需求,自主研發國內首條新能源汽車全鋁車身焊裝生產線;推出國內首套汽車熱成型線專用三維五軸高速激光切割機,相對于日系傳統的二氧化碳三維五軸綜合效率高3到5倍,使用成本降低一倍以上。
興民智通7月25日在機構調研時介紹,公司車輛遠程固件升級系統(inFOTA)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主要刷寫對象是新能源車機,智能儀表,BMS、VCU、MCU,目前可以實現在同一臺車上刷寫幾十個控制器。
電池方面,7月26日,國軒高科接受摩根士丹利、野村證券等機構調研時指出,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訂單較為充足,預計全年出貨量在5-6GWh左右。此外,就機構有疑問的問題,目前市場政策都更傾向于三元電池,公司卻依然對磷酸鐵鋰電池大量投入,國軒高科表示,隨著補貼退坡,真正市場化以后,磷酸鐵鋰電池的低成本、長壽命、高安全性等優勢在乘用車、物流車領域就會顯現出來,加上磷酸鐵鋰在客車市場的主導地位,以及后期磷酸鐵鋰電池在儲能市場的應用,未來磷酸鐵鋰市場應用空間非常廣闊。
而7月25日,眾泰汽車接受浙商證券調研時表示,公司目前新能源汽車絕大部分采用的是三元鋰電池。此外,目前正在進行燃料電池的研究工作。
除了眾泰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濰柴動力(9.95+0.10%)等也在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布局。長安汽車表示,2017年10月,長安汽車新能源全新戰略——“香格里拉計劃”正式啟動,2025年以前,公司將通過全產業鏈1000億元的投入,調動1萬人的研發資源,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圈。長安汽車還將組建新能源事業單元,全面加速新能源研發。
投資方面,有機構指出,隨著政策退坡,行業未來會回歸汽車行業邏輯,即實用性、差異化產品會更受市場青睞,同時未來零售會成為新能源乘用車主要銷售方式。未來中期關注下游整車廠商以及車型升級換代所帶來零部件的機會。中游關注技術升級和各環節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