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2月23日,證監會舉行新聞發布會,談及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大股東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等問題,證監會首席檢查官、稽查局局長李明表示,如果上市公司“說假話”“做假賬”,必然會嚴重影響、干擾投資者的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市場也就無法有效運行,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一目標,證監會將多措并舉,進一步加大對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以及大股東違規占用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證監會將持續投入更大人力、物力,通過年報審閱、公司歷史數據對比、行業數據對比、重大輿情監測、投訴舉報處置等多元化渠道識別造假線索,并通過現場檢查核實驗證,進一步提升線索發現能力。
據李明介紹,這些年,證監會也逐步積累了大量有效的監管數據,在運用大數據比對方面也形成了很多成果。證監會將緊盯上市公司濫用會計政策調節利潤等惡劣行為,不讓造假者“瞞天過海”“蒙混過關”。還將注重全流程監管執法,把好“入口關”,堅持“申報即擔責”;暢通“出口端”,對重大違法企業堅決出清。對于上市公司實控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違規占用擔保等“監守自盜”行為,證監會將打好“組合拳”,通過打擊懲處,清查追償、限期整改、移送公安,讓其“人財兩空”。此外,對于證券服務中介機構,證監會將堅持“一案雙查”,督促、警示“看門人”切實歸位盡責。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