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莫遲
自9月14日上證指數盤中上探至年內高點3391.64點以來,兩市量能整體維持在近期低位,而在此期間產業資本的態度也相對謹慎,《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9月14日以來,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共計交易251筆(僅統計實際控制人、高管、公司類型股東以及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個人股東),累計增持9847.93萬股,減持10381.64萬股,合計凈減持533.71萬股,凈流出資金9127.37萬元。
進一步梳理發現,在產業資本中,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態度最為積極,在近期實際控制人共計參與23筆交易,共涉及12家上市公司,其中,10家公司期間累計實現實際控制人凈增持,合計凈增持數量為3464.59萬股,凈增持部分涉及金額約4.27億元。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滬指在3350點上方長時間的高位震蕩整理使得市場觀望氣氛日趨濃烈,在此背景下,包括產業資本在內的市場資金也出現了較大分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各項改革成效逐漸顯現,A股市場整體向好趨勢不變的大背景下,對經營情況以及發展規劃更為了解的公司當家人的增持操作,從一定側面肯定了公司股票的中長線投資價值,這些股票后市表現值得跟蹤觀察。
具體來看,按凈增持金額排序,這10家受到實際控制人凈增持的公司分別為:必康股份(11310.77萬元)、輝隆股份(7108.95萬元)、威華股份(7041.12萬元)、紅豆股份(4424.68萬元)、中科新材(3840.18萬元)、美年健康(2677.98萬元)、新力金融(2497.97萬元)、*ST東海A(2381.85萬元)、夢舟股份(999.40萬元)、吉林化纖(453.75萬元)。
從特征上看,業績高成長以及年內相對較弱的市場表現成為上述10家公司普遍具備的特征,具體來看,業績方面,*ST東海A、紅豆股份、吉林化纖、美年健康、夢舟股份、威華股份等6家公司在今年中期均實現業績同比翻番或扭虧;與業績大幅改善不協調的是上述公司年內市場表現普遍平平,其中,*ST東海A、中科新材、輝隆股份3只個股年內跌幅均超過20%,此外,吉林化纖、新力金融、紅豆股份等個股年內跌幅也在5%以上。
機構評級方面,上述個股中,美年健康、輝隆股份在近期獲得機構給予“買入”投資評級。其中,美年健康在近期獲得了包括國金證券、天風證券、興業證券、民生證券等機構的集體看好。民生證券就表示,暫不考慮慈銘并表影響,預計公司2017年-201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21元、0.33元、0.50元,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