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周五,A股發力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958.20點,漲幅為0.99%,深證成指報9802.33點,漲幅為1.73%。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大盤前幾日萎靡不振,持續下探,但權重股的低估值狀態基本上封死了大盤的下跌空間,風險可控和明顯存在的估值修復機會,加上財新指數顯示的復蘇信號,吸引了境內境外資金積極流入。技術面上,日線圖上大盤以穿頭破腳的技術形態強勢報收,下周如果突破2980點至3000點關口區域,上升空間將被打開。
對于A股上漲的邏輯,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其一,MSCI宣布11月份半年度指數評審結果將于8日凌晨公布,A股迎來第三次擴容計劃,有望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增量資金,約合315億美元,約2200億人民幣,這是重大利好消息。其二,上周16只新股申購已經結束,資金壓力有所減輕。其三,美聯儲降息引發6個國家跟隨,中國雖然沒有跟隨降息,但十年期國債期貨已經連續兩天走強,全球寬松潮會傳導到內地市場。其四,中美貿易磋商出現了階段性成果的可能性增加,對有全球估值優勢的港股和A股影響正面。
投資機會方面,錢坤投資表示,雙十一在即,國內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力量,下周消費類板塊會有活躍機會,而大金融、高科技板塊的估值修復和成長性還在路上。
(編輯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