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投服頻道 > 維權案例 > 正文

          上海金融法院公開審理全國首例涉PPN證券虛假陳述糾紛案件

          2024-09-02 20:49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訊 (記者吳曉璐)據上海金融法院9月2日消息,近日,上海金融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某農村商業銀行以第三人某集團有限公司發行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英文全稱private placement note,以下簡稱PPN)過程中存在虛假陳述行為為由,起訴債券主承銷商、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發行人控股股東及董事承擔賠償責任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該案是2011年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批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推出以后,全國首例涉PPN證券虛假陳述糾紛案件。

              原告某農村商業銀行訴稱,案涉債券發行資料存在多項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以及重大遺漏,發行人虛假陳述資產負債率等財務狀況,虛假陳述還款資金來源,隱瞞違約、涉訴及對外擔保信息等重大事項等,各被告未如實披露發行人上述虛假陳述行為,未盡勤勉盡責義務等,嚴重誤導投資者,導致原告巨額損失,故請求判令各被告連帶賠償其全部本息損失8.7億元。

              各被告及第三人對原告的主張不予認可,認為案涉債券系非公開定向債券,本案不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原告在審理過程中將案涉債券轉讓出售給案外人,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原告提供證據不足以證明本案存在虛假陳述行為并具有重大性;各被告已勤勉盡責,原告的損失尚未確定,且與其主張的虛假陳述行為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案涉債券僅在特定專業投資機構間流通轉讓,原告系專業投資機構且具備風險判斷及承擔能力,應當自行承擔投資損失;原告的主張已超過訴訟時效等。

              據悉,本次庭審采用爭點審理模式,在固定各方無爭議事實的基礎上,合議庭聚焦法律適用、訴訟主體資格、虛假陳述行為因果關系、中介機構的責任、損失、訴訟時效等問題組織各方當事人開展法庭調查及法庭辯論,確保各爭點得到充分審理。

              上海金融法院表示,本案將擇期宣判。

          (編輯 何帆)

          投服頻道列表頁側欄 - 證券日報網
          • 5·19中小投資者保護宣傳周

          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步入全面注冊制時代。在注冊制改革4年多的時間里,投資者保護始終作為一項核心理念貫穿其中。

          • 維權助手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