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汽車頻道 > 汽車行業 > 正文

          找不到充電樁充電難已成新能源車發展障礙

          2018-01-05 21:05  來源:東方網

              近日,全國多地開始啟用新能源汽車專屬綠牌,不僅讓新能源汽車有了“身份名片”,也將利好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問題,上海市質監局近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公眾普遍認為公共充電樁少、電池續航里程低、充電時間長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

              據了解,此次調查的樣本覆蓋了上海市場上主要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包括比亞迪、榮威、特斯拉、北汽、奇瑞、沃爾沃、江淮和寶馬8個新能源汽車品牌。參與調查的消費者超過1.3萬名,其中有4700多名為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占到上海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的5%左右,其余參與調查者均為有意向購買新能源汽車者。

              據分析,引發受訪者對新能源汽車質量不滿的主要因素是汽車的產品性能,其中,受訪者最不滿的是“公共充電樁少”、“電池續航里程低”、“充電時間長”三項。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上海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11萬輛,據不完全統計,充電樁約有8.6萬個。不考慮充電樁類別粗略計算,上海的車樁比已經達到了1.2:1,但其中有多少充電樁在發揮作用呢?

              對于充電樁的問題,有近七成的受訪者認為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障礙。充電樁目前主要分為私人和公共兩種。私人充電樁方面,目前政策要求每位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必須擁有個人充電樁,才能享受補貼政策。但實際上,很多居民區因條件所限很難保證一戶一位,導致“買車容易安樁難”、“買車容易補貼難”。

              公共充電樁方面,雖然在近幾年民間資本相繼進入后取得飛速發展,但因布局不合理、使用不合規、標準不統一等因素,調查中仍有68%的受訪者認為公共充電樁難以滿足需要。

              許多受訪者也反映,汽車電池的續航里程低、衰減較快。目前,混合動力車的電池續航普遍為60公里至100公里,純電汽車為150公里至200公里,而行駛一年后,電池容量大多衰減到新車的70%,對出行帶來較大困擾。

              此外,充電時間過長也困擾著許多車主。據了解,老式充電樁因電流較低,一般需充電8小時至10小時,結合續航里程只能適用短途上下班,無法用于較長路程的行駛。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