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每日汽車
豐田汽車及其兩大供應商宣布,它們將投資28億美元(約合178億元)組建新合資公司,開發驅動自動駕駛汽車運行的軟件。這是日本最大汽車制造商針對自動駕駛和電氣化的最新投資。
兩大合作伙伴分別是愛信精機和電裝,豐田將與之在3月下旬之前成立新公司“ToyotaResearchInstitute-AdvancedDevelopment”(TRI-AD)。新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日元,豐田愛信精機和電裝分別持股90%、5%和5%。
據了解,這家新公司將位于東京,初期將招聘300人。這300人中,豐田將首先派出200人,電裝和愛信精機分別派出100人。選址東京是為了有效利用大學和研究機構聚集的優勢。新公司將以英語為主要交流語言,
隨后數年它將在國內外招募技術人員,將人才規模擴展至1,000人。隨著各大車企都試圖深入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它們展開了一場軟件等技術人才的爭奪戰。豐田新公司進行大舉招聘,就加劇人才競爭的激烈程度。
豐田還從其位于硅谷的ToyotaResearchInstitute(TRI)公司抽調出首席技術官JamesKuffner,任職新公司的首席執行官。Kuffner曾擔任美國谷歌機器人部門的負責人,主導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
TRI-AD被定位為產品研發和豐田研究機構TRI之間的橋梁。TRI是豐田于2016年在美國成立的子公司,主要從事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基礎技術的研發。豐田一直在推進實用化產品的部署和應用,新公司將集中電裝和愛信精機旗下的技術和人才,且利用TRI的研究成果,來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實用化,使豐田的自動駕駛汽車盡快上路。
豐田計劃到2020年實現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動駕駛,到2025年前實現一般公路上的自動駕駛,力爭實現L4級別(在限定區域內的完全自動駕駛)的自動駕駛技術。
除了成立合資公司專注自動駕駛實用化技術的研制,豐田2018年1月在CES展上宣布將于滴滴出行、亞馬遜、必勝客、優步科技、滴滴出行、馬自達株式會社等初期伙伴合作,打造采用自動駕駛技術的新服務。
當時豐田發布了e-Palette概念車,是可用于移動、物流、產品銷售等多用途的移動服務(MaaS)專用新一代電動汽車(EV),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全新移動解決方案。多家服務提供商可共享一輛車,通過自定義改造汽車內部,使之成為班車、物流車等。
豐田在CES展上還下了大決心:從一家汽車公司轉型為一家移動出行公司,競爭對手也從傳統車企轉為谷歌、蘋果等科技巨頭。如此,投資自然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