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汽車頻道 > 汽車行業 > 正文

          11月新能源車銷量集體增長 國補退坡倒計時車企促銷忙

          2022-12-02 04:50  來源:證券時報網

              證券時報記者 韓忠楠

              又到新能源車企亮出“成績單”的時間節點。

              12月1日,埃安、理想汽車、哪吒、蔚來、賽力斯等多家新能源車企發布11月銷量或交付量數據,“漲”字當頭。其中,理想汽車月度交付量創下單月最高交付紀錄;賽力斯銷量同比增幅最為顯著,達到335.07%;小鵬汽車也逐漸走出前期的交付低谷,11月當月交付量環比增長。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下稱“乘聯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年底新能源補貼政策到期,會促進消費者提前購買,進一步拉動新能源汽車消費。

              近期,在年底促銷和補貼退坡“倒計時”的雙重壓力下,多數新能源車企開始圍繞著產品的定價展開“攻防戰”。其中,吉利、小鵬汽車分別推出了“限時保價”方案,以吸引消費者在國補退出前盡早下單。比亞迪、埃安等車企則反其道而行之,借勢漲價。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車企進行產品價格調整會充分考慮需求的變化,那些有議價能力的車企更青睞在此時適時漲價,預計不會掀起新一輪的集體漲價潮。

              交付量集體增長

              12月1日,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公布11月交付成績單。

              其中,埃安繼續保持交付增長趨勢,當月銷量28765輛,同比增長91%;1~11月累計銷量241149輛,同比增長128%,提前實現全年銷量翻倍。

              賽力斯汽車11月銷量8262輛,同比增長335.07%;全年累計銷量69884輛,同比增長721.68%。

              造車新勢力方面,哪吒汽車繼續領跑,11月當月交付量15072輛,同比增51%;1~11月份累計交付144278輛,同比增142%;理想汽車則實現了單月交付量歷史新高,11月交付量15034輛;同比增長11.5%;蔚來的交付量緊隨其后,11月交付14178輛汽車,同比增長30.3%。據悉,截至11月底,蔚來累計交付量達273741輛。

              值得一提的是,在產品切換期銷量疲軟的小鵬汽車,11月交付量表現也重拾漲勢,當月交付量達到5811輛,環比增長14%。1~11月,小鵬汽車累計交付10.95萬輛,同比增長33%。自交付以來,小鵬汽車歷史累計交付量現已接近25萬輛。

              此外,極氪汽車的表現也較為搶眼,11月極氪001共交付約1.1萬輛,同比增長447.3%,環比增長8.8%。據悉,這已經是極氪001交付量連續5個月實現環比增長。

              乘聯會分析,10月以高端新能源龍頭車企為代表的車型降價給11月新能源車市場帶來新增需求,有利于11月的新能源車銷量小幅提升。

              東亞前海證券稱,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進入倒計時,年末車市需求或將加速恢復。

              車企花式促銷

              今年10月份以來,特斯拉、福特電馬、奔馳先后宣布降價銷售。彼時業內紛紛猜測,這是否會引發新一輪的降價潮。

              但事實上,由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接近尾聲,再疊加年底沖銷量的壓力,多家新能源車企開始花式營銷,以吸引消費者盡快下訂單。

              12月1日,吉利官方發布“限時保價”,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訂單可繼續享受國家新能源補貼,范圍涵蓋幾何、吉利星越吉利帝豪及領克等吉利旗下在售主力新能源車型。

              在此之前,小鵬汽車也推出了限時保價政策,承諾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訂單,不受交付時間影響,將持續享受2022年國家新能源補貼。保價政策覆蓋小鵬P7、小鵬P5、小鵬G3i三款車型,2022年國補補貼退坡差額在10080~13860元之間。

              除了限時保價之外,問界和長安深藍則選擇國補退出后廠家給予補貼。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數車企紛紛限時保價、給予補貼優惠搶銷量的同時,比亞迪和埃安則選擇了上調產品售價。

              11月23日,比亞迪宣布將對王朝、海洋及騰勢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2000~6000元不等;11月30日,埃安對旗下車型進行3000至8000元不等的價格上調。

              據悉,上述兩家車企上調產品售價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出;二是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

              針對車企們不同的定價策略,業內人士認為,車企的決策主要是從需求導向出發的,有議價能力的車企借勢漲價也在情理之中。

              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帶來的實質影響,業內各有判斷。平安證券指出,2023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退出,預計會對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車需求造成一定透支。廣發證券則認為,2023年新能源車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但新勢力車企推出多元車型將無懼補貼退坡趨勢,自主品牌則多以維持需求端穩定作為核心戰略。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