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7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
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稱,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
王令浚表示,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外貿規模穩定增長,二是外貿“朋友圈”更加多元,三是出口動能向優向新,四是內需擴大帶動進口趨穩,五是外貿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釋放。
在出口動能向優向新方面,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60%,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兩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
在外貿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釋放方面,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3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4.7萬家,進出口增長7.3%,占進出口總值近六成。
王令浚指出,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國外貿保持較強韌性,實現總量增長、質量提升、變量可控。
“我國外貿企業抓住全球能源轉型新趨勢,持續增加優質綠色產品供給,加速開辟新領域、新賽道。上半年,鋰電池、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增速都超過兩成。最近大家可能都在關注‘機超’,也就是機器人足球賽,從跳舞到馬拉松再到踢足球,機器人越來越多才多藝,充分體現了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創新活力。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繼續增長61.5%。烹調、清潔、送餐、娛樂等機器人越來越智能,為全球消費者生活帶來更多便利。”王令浚說。
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透露,我國提出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以來,在共建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系列沉甸甸的合作成果。
呂大良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4.7%,占外貿整體比重達到51.8%,展現出三方面的積極成效:一是貿易聯系更趨緊密,二是發展合作更加深入,三是互聯互通更加立體。
呂大良強調,下一步,海關將繼續立足職能,深入落實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深化與共建國家在口岸管理、供應鏈互聯互通、農食產品準入等領域的合作,促進貿易發展和安全暢通,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海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