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3月8日,歐洲央行宣布按兵不動,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在0%、隔夜貸款利率在0.25%、隔夜存款利率在-0.40%不變,并保持每月300億歐元的購債規模,持續至今年9月。
歐洲央行的聲明指出,量化寬松(QE)將持續到通脹路徑出現可持續的調整,利率仍將維持低位,直至QE計劃結束“很久之后”。不過,歐洲央行調整了有關購債計劃的措辭,去掉了“如果展望惡化,將增加購債規?;虺掷m期限”的表述。
在長時間的刺激政策幫助下,歐元區經濟增長保持強勁勢頭。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歐元區GDP增長符合預期,同比增長2.7%,維持近10年來最高增速。此外,歐盟28國GDP同比增長2.6%。此外,歐元區和歐盟28國的去年四季度GDP年度環比增速均為0.6%。
目前,低通脹依然是歐洲央行的“心頭大患”。數據顯示,2月份歐元區CPI同比上漲1.2%,已連續3個月出現放緩,創近14個月以來的新低,并遠低于歐洲央行2%的目標值。
在退出寬松政策方面,歐洲央行一直顯得有些遲疑。有經濟學家警告,歐洲央行如果動作過慢,或將失去當前有利的經濟環境,并導致未來在面對經濟放緩時出現政策空間不足的風險。不過,歐元走強、意大利政治僵局以及與美國發生貿易戰的風險都加大了歐洲央行推進貨幣政策正?;念檻]。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AnatoliAnnenkov預計,歐洲央行將在6月討論量化寬松政策的必要性,并加強對利率的前瞻指引。摩根士丹利認為,歐洲央行在利率前瞻方面會做微小調整,為今年第四季度結束QE做準備。
目前,美聯儲已經開始了緩慢的貨幣政策正?;M程。有“債王”之稱的格羅斯認為,和美聯儲加息相比,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行動才更加需要關注,這將是影響未來全球債市的關鍵。格羅斯認為,一旦這兩大央行在上述行動上開始緊縮,全球債市將遭遇腥風血雨。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經濟連續8個季度實現增長,為近30年來最長擴張期。不過,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近日強調,央行在實現通脹率目標之前,不會結束超寬松的貨幣政策。他的此番講話旨在打消市場上存在已久的猜測,即認為央行可能較預期時間更早地縮減刺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