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數字經濟發展提檔加速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2020-04-16 00:12  來源:證券日報 昌校宇

              本報見習記者 昌校宇

              新冠肺炎疫情在給傳統產業帶來強烈沖擊的同時,也為數字經濟新業態創造了發展條件,眾多以數字化為特征的“參賽選手”迎來結構性變化。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多次部署發展數字經濟的工作。3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對“互聯網+”、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持續推進“互聯網+”行動,加快培育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數字經濟產業,加快改造傳統產業,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培育更多的經濟和就業新增長點。

              由于疫情期間很多城市居民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手機下單、送貨到家”成了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日用品、新鮮蔬菜、必備藥品等都要靠外賣小哥通過無接觸方式送達。促成這些剛需即時滿足的背后,是基于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搭建出的智能物流網絡。

              以美團買菜為例,數據顯示,美團買菜北京站點春節期間的需求約是年前的3倍,生鮮蔬菜經常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一邊是巨大的消費需求,一邊是不到平時30%的運力,如何最大限度解決配送難題?

              美團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美團已經打造了分鐘級配送網絡(基于AI、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能力),即配送時間以分鐘計、調度時間以毫秒計。平均0.55毫秒完成路徑規劃、每小時可以規劃29億次的美團配送,送餐時間從之前的一個小時縮短到現在平均30分鐘內。截至目前,美團配送在全國有近萬家配送站點和前置倉實體網絡,覆蓋2800余座市縣,日活躍配送騎手超過60萬人。在居家防疫的日子里,遍布各城市大街小巷的本地即時配送網絡發揮了保民生、穩物價的作用。

              《證券日報》記者4月15日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啟動“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從能力扶持、金融普惠等多方面幫助鼓勵企業加快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培育新經濟發展。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內核,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蘇寧控股充分依托自身的智慧零售生態體系,抓住新基建的數字化布局方向,進一步提升數字化能力,并將該能力滲透到零售全鏈條、全場景之中。2020年,蘇寧控股將繼續加大新基建的投資和建設。

              張近東進一步解釋,“一方面,蘇寧控股將強化底層系統能力、智慧供應鏈能力和用戶運營能力,不斷完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以及智能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圍繞人、貨、場進行更加深度的數據采集,從而形成消費者、產品、服務、營銷、渠道、物流的全面數字化體系,實現整個供應鏈體系數據的徹底打通。另一方面,蘇寧控股還將從加強倉儲物流建設、完善物流配送體系、打造線上線下全融合的智慧零售場景等方面加以發力,以技術為手段和支撐,全面提升運營效率和消費體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經濟具有技術創新、產業融合、綠色發展、信息共享等顯著特征。近年來,數字經濟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有數據表明,2018年數字經濟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67.9%,貢獻率同比提升12.9%。除了對經濟總量的貢獻外,數字經濟對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實現傳統產業深度轉型、改變以增加投入為主的運行模式等也有重要作用,這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律也相適應。

              “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推動著中國的經濟增長。通過這次疫情也可以發現,在線問診、遠程教育、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發揮了巨大作用,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步伐也將由此加快。隨著各種政策的推進和數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尤其是5G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傳輸的帶寬限制將逐漸被打破,數字技術的驅動引領效應將會更加強勁。繼零售業數字化、制造業數字化、城市治理數字化之后,新的產業發展模式也將不斷涌現,數字經濟將繼續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盤和林總結道。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