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上市公司理財趨于保守 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成主流

          2020-05-16 00:31  來源:證券日報 彭妍

              本報記者 彭妍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在此情況下,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情況如何呢?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從上市公司認購的銀行理財產品來看,購買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增長,其中結構性存款占比較去年明顯提升,在上市公司理財中占據主流的地位。

              此外,記者注意到,或許是理財收益降低,不少上市公司開始嘗試高回報,風險也相對較高的理財產品。

              結構性存款

              占比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5月12日,購買理財產品數量最多的上市公司是江蘇國泰,為128款,從投資理財產品類型來看,結構性存款仍是該公司理財的主流產品,在今年購買的128款理財產品中明確是結構性存款的有116款,占比超過90%。

              記者統計發現,江蘇國泰是理財產品購買大戶,從2019年開始至目前已公布的購買產品的數量將近400款。其中明確是結構性存款的有324款,占比超過80%。記者初步統計,江蘇國泰在去年上半年時,購買的理財產品中結構性存款占比并不高,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結構性存款占比大幅提升。

              購買數量排第二位的是吉比特。按照交易日期計算,今年以來,該司累計購買理財產品113款,其中購買結構性存款36款占比為31.9%,同樣,吉比特也出現了結構性存款占比提升的現象,記者初步測算,今年以來購買量比去年同期高8.6個百分點。

              從上市公司理財信息公告中,記者發現,部分銀行針對公司、機構客戶推出定制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以滿足其獨特的理財需求。

              “由于結構性存款期限較短且收益較有優勢,結構性存款能更好地滿足公司的需要,不僅安全性高,滿足保本要求,而且流動性好,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計劃正常進行。”某股份制銀行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不過,由于理財產品收益率全線走低,結構性存款也不例外。從收益率情況來看,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來看,目前購買的結構性存款年化收益率大致在3%或略高于3%,與去年同期上市公司購買的結構性存款相比下降了一個百分點。整體來講,若是上市公司委托理財以購買銀行理財為主的話,收益率呈現走低的態勢。據記者觀察,今年以來,除了為數不多的理財大戶仍在加碼之外,大部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數量、認購金額總數有所下滑。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分析認為,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疫情以來,部分上市公司的業務受到影響,其心態更傾向于“現金為王”,所以投資意愿相較之前有所下降。二是去年以來,部分上市公司遭遇大額理財違約的案例,再加上理財產品收益率逐年下降,相較之前對上市公司的吸引力有所減弱。

              部分上市公司主動出擊

              高風險理財產品

              資管新規、銀行理財新規全面落地,理財收益回落,股權投資、私募基金、信托等相對高風險的投資方式成為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理財的方向。

              記者發現,辰欣藥業今年以來購買超2億元的信托產品,預期收益率在6.2%-8%之間,收益顯著高于銀行理財產品。為了獲得更高收益,辰欣藥業大多數用于理財的資金還投資于私募基金、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今年以來,部分上市公司增加對證券的投資額度。例如永吉股份,今年3月份,該公司發布公告稱,擬使用額度不超過人民幣3.5億元的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其中股票、基金、債券等證券投資額度為2億元,且在該額度內可循環使用,投資取得的收益可以再進行投資。另外,還有寶新能源、塔牌集團、同花順等公司今年擬進行的證券投資額度在10億元以上。

              蘇筱芮表示,上市公司選購理財的策略,是在保障一定安全性的前提下選擇收益較高的產品,例如結構性存款。私募基金、信托等相對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可能會成為部分現金流充足,受疫情影響不明顯的上市公司之選。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