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成為2021年兩會期間的熱詞之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科技”“創新”兩個詞被反復提及,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一個關鍵是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
持續看好
和加注科技創新
高瓴合伙人、高瓴創投軟件與硬科技負責人黃立明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雙循環、新格局”大背景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已然成為“十四五”時期的重要主題。而科技自立自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則是取得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支撐。
一年前,高瓴推出了專注于早期創新型公司投資的高瓴創投,致力尋找一切熱愛科技、相信創新的創業者,希望成為創業者尋求融資時的FirstCall,更期待能長期陪跑他們的創業旅程。過去一年圍繞科技創新這一主題在芯片半導體、生物制藥、基礎軟件、基于中國原生場景的企業級應用等諸多領域,做了大量投資。
黃立明表示,接下來也會持續看好和加注科技創新的大主題,繼續在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先進制造、量子計算、云和大數據、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等領域展開系統性布局,大力支持中國的原發技術創新。
他同時強調,科技創新的長周期性需要長期資本的陪伴。一項原發科技創新到應用落地,可能會以10年甚至數十年計,其間要經歷無數的“死亡谷”。而高瓴作為長期資本,在創立之初的基因就決定了是長期投資的堅定支持者。
“現在永遠是重倉
中國最好的機會”
“高瓴對中國、對中國發展的樂觀根植于我們的基因里?;仡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始終相信,最大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就在當下,現在永遠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黃立明表示。
短短幾十年間,中國經歷了工業發展、城鎮升級、互聯網普及、科技創新、AI人工智能等一波接一波的浪潮,經歷了城鎮化、工業化和信息化、智能化的“三化合一”,高速發展的新經濟更是誕生了一批優秀的企業。此刻,作為從疫情中最快“復蘇”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在繼續擁有無比深廣市場需求的同時,還擁有了越來越多更具原創性的技術創新人才、更為創新驅動的政策環境,以及更加鼓勵科技創新企業的資本市場。
過去15年中國新經濟中誕生的這批優秀企業,高瓴非常榮幸參與其中、長期陪伴他們共同發展。今天,作為秉持長期主義理念的投資機構,高瓴將繼續加注科技創新尤其是原發技術的創新,另一方面,也會持續地幫助傳統產業去升級迭代,通過我們對創新技術的投資,去加速提升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期待更多好政策出臺
創投行業在加速發展的同時,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此同時,各項監管體制和發展政策也在不斷完善。
黃立明希望,在支持創投行業發展方面能提供更多的支持政策和更好的發展空間,第一,鼓勵長期投資,繼續鼓勵推動更多優質的長線資金入市,提升市場的價值投資比例;第二,專業化、市場化的投資機構,尤其是頭部PE(私募股權投資)/VC(風險投資)機構,機制更加靈活,研究更深入,更加貼近各個產業,不僅可以為初創企業提供及時的資金、高端人才、國際化資源的支持,還能夠參與科技創新的基礎生態建設,從而可以更好地以市場化資源配置和資源供給,提高支持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推動經濟脫虛向實,支持創新驅動戰略。
而談及注冊制改革,他認為,無論對于創業企業還是創投機構來說,都是真正用資本市場來賦能優秀企業和企業家,真正提升了上市公司質量,突出了股權融資、直接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注冊制改革以來,科創板、創業板匯聚了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匯聚了一大批懂尖端技術、懂商業模式創新的創業者、企業家。
與此同時,注冊制改革,涉及股票發行、并購重組、退市、交易制度、投資者結構等方方面面的改革,這些都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成熟。而資本市場的成熟則會進一步鼓勵越來越多創新人才去創新、創業。作為和企業家同行的投資機構,希望能陪伴和助力越來越多優質企業、特別是代表中國科技創新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這定會加速更多產業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