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在推動激光雷達上車展開的軍備競賽,讓汽車激光雷達產業的前景更為誘人??梢灶A見的是,在突破了技術、成本、可靠性等多重關卡后,激光雷達的量產應用將成為一種大趨勢。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激光雷達企業如何借勢突圍,成為行業的領跑者,已是一道不可回避的課題。
從目前激光雷達市場份額占比來看,目前部分中國激光雷達企業與海外公司相比,已處于分庭抗禮的局面,甚至在部分產品上是有所超越和領先的。在不久前舉辦的2022CES上,速騰聚創、禾賽科技等國內激光雷達企業與海外公司同臺競技,引來了業內大量關注。
在未來的競爭中,中國激光雷達企業該如何延續這種優勢?首先,在生產層面,目前大部分激光雷達企業選擇委托第三方生產的模式,而部分中國的激光雷達企業則開始自建產線,隨著國內激光器、探索器、光學元件等廠商的同步崛起,國內在激光雷達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優勢將有所顯現,中國激光雷達企業采用本土生產、自建產線模式,更有利于綜合成本的降低。
其次,在應用方面,由于目前國內在發展智能汽車領域擁有天然的土壤,產業的政策更加完備,相關配套也較為成熟,使得中國車企在發展自動駕駛方面具備一定搶跑優勢,相應地在激光雷達路線的選擇上也更加積極。這對于中國激光雷達企業而言,無疑是天然的利好。同時,由于中國激光雷達企業更熟悉本土情況,所開發的產品也更利于本地化應用。
最后,在生態方面,中國本土車企以及自動駕駛企業也更樂于與中國激光雷達企業展開合作,進行聯合開發、定制化開發等。在產業協同逐步強化后,圍繞著激光雷達產業所展開的生態也有望逐步形成,這不僅利于成本下降,更利于激光雷達核心技術的提升。
2021年爆發的芯片短缺危機,已經給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管理敲響了警鐘,激光雷達作為自動駕駛車輛重要的傳感器之一,在未來還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中國激光雷達企業能夠在產業大爆發的前夜,順勢把握住發展機遇,不僅將利好于自身發展,對于中國的自動駕駛產業乃至汽車產業總體也是大有裨益。
同時,發展激光雷達并不意味著這是自動駕駛傳感器的單一路徑,對于中國激光雷達企業而言,如何在多樣化的發展路徑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到充分融合,進而形成獨有的競爭力和優勢也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