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制造業借力“三鏈融合”推動科技創新

          2017-05-05 23:41  來源:證券日報 杜雨萌

          q2.png

              專家認為,“互聯網+”是制造業提升品牌創新的最佳時機

              ■本報見習記者 杜雨萌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制造業競爭日益激烈,對先進制造技術的升級更加迫切,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科技部近日發布的《“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圍繞“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發展的大趨勢,鼓勵并推動成立各具特色的產業創新聯盟,支持產業鏈、創新鏈和資金鏈積極融合,形成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效應,培育自主創新、核心零部件配套的中小企業集群。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是一個國家創造物質財富的重要源泉,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也是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根基。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總體規模已居世界第一位,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不僅對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成為支撐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國工業增加值達到22.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5.85%。2013年我國制造業產出占世界比重達到20.8%。在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直接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增強了我國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國際分工地位。

              但在王軍看來,目前我國制造業還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自主創新體系仍不完善等問題。而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科技創新質量和效率不高;二是科技創新能力難以滿足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迫切要求;三是國家的創新管理體制尚待進一步完善;四是科技教育與科研管理體制亟待改革;五是現行稅收政策對企業自主創新支持和激勵不夠;六是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保護力度不夠;七是企業還沒成為真正的創新主體。

              亞洲經營智庫總經理歐廷君認為,中國制造的短板在科技創新、品牌創新與服務方面,而“互聯網+”是制造業提升品牌創新與服務能力的最佳時機與突出優勢。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