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央行和世界銀行集團聯合發布中國普惠金融報

          2018-02-11 14:22  來源:證券日報網 閆立良

              本報記者 閆立良

              中國人民銀行和世界銀行集團日前聯合發布中國普惠金融報告:《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普惠金融:實踐、經驗與挑戰》。報告認為,中國過去15年間在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功。傳統金融服務提供商極大地拓展了正規金融覆蓋面,其中包括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銀行代理模式(中國稱為助農取款服務點模式)。中國同樣也是金融科技革命的領頭羊,技術驅動的服務提供商正在改變中國消費者支付、借貸、儲蓄、保險以及投資行為。

              中國的賬戶擁有率(普惠金融的基本衡量指標)顯著增長,已經與其他G20國家大致相當。

              報告對中國過去15年間普惠金融發展方法和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總結。報告將中國普惠金融發展進程與其他相近經濟體進行了比較,并分析了中國普惠金融經驗的關鍵進展和要素。報告也指出了中國普惠金融仍然面臨的挑戰,并總結了可供其他國家政策制定者借鑒的經驗。該報告由中國人民銀行和世界銀行集團聯合撰寫。

              近年來,中國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實踐發生了明顯轉變。從21世紀初起,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就將拓展基礎金融服務列為優先發展目標,舉措包括加強信用和支付基礎設施建設、拓展面向農村消費者的物理服務點以及支持建立新型金融服務提供者等。

              2015年,中國出臺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標志著中國的普惠金融發展正在向更加協調的方式推進。

              中國金融管理部門同樣也為數字金融創新預留了空間。中國金融科技產業持續快速增長,為數以億計的金融服務不足群體提供一系列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它們通過運用基于網絡的線上商業模式將金融服務嵌入了已有的電子商務和社交平臺中。

              中國持續的金融科技發展也促使傳統金融服務提供者積極探索數字驅動的商業模式。

              報告指出中國在實現普惠金融長期可持續發展方面仍然面臨著一些關鍵挑戰,需要向更為市場導向、更具商業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轉變。

              中國的政策制定者應進一步完善監管框架和工具來有效管理數字金融風險。鑒于很多消費者的數字和金融知識有限,且數字金融可加劇數據風險,金融消費者保護需格外重視并加以解決。

              中國經驗對其他國家致力于探索和完善普惠金融長期可持續發展路徑的金融管理者有所裨益。例如,從政府角度看,優先發展金融基礎設施以及“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政策舉措都是可供借鑒的重要經驗;從市場角度看,基于網絡的線上商業模式是中國金融科技的關鍵成功要素,該模式利用了網絡效應、技術、規模經濟、大數據以及交叉補貼機會。

              近年來中國普惠金融取得的成功及未來的發展路徑與世界銀行集團到2020年實現“全球金融普及”的承諾高度相關。“全球金融普及”的目標是確保全球的成年人能夠獲得可以儲蓄和轉賬的交易賬戶。中國是“全球金融普及”倡議的25個優先國家之一。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