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出的這一民生信息備受關注。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孫瑞標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5日就此接受記者采訪。
孫瑞標表示,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是今年的稅制改革任務,何時推行要看人大相關立法的推進情況,而個稅起征點的調整幅度目前各個方面正在抓緊研究。
焦點1 要通盤考慮東西部差異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進度備受關注。
“個稅起征點涉及千家萬戶,具體需要科學測算。”劉尚希表示,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的扣除,從提出到實施將經歷一定的過程,重點取決于具體方案的出臺和個人所得稅的修法進度。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后,總稅額是否出現下降?
孫瑞標表示,提高起征點后,“大家都漲工資了,老板們都賺錢了,炒股票的分紅也多了,稅收收入不一定會減”。
孫瑞標表示,目前,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提高將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像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消費水平、每個納稅人的負擔情況、撫養孩子贍養老人等情況綜合平衡,還要考慮物價調整變化情況等前瞻性的因素。
劉尚希則強調,起征點只是整個稅改中的一部分,要實現稅改初衷,仍有不少內容需要考慮和配套。例如,我國的稅法是統一的,個稅起征點的確定需要通盤考慮東西部地區及城鄉之間的差異,找出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焦點2 以家庭為單位征收有難度
有專家建議以家庭為單位申報個稅。對此,孫瑞標回答說:“個人認為操作難度較大,要按家庭來征收的話,需要對家庭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但是目前稅務機關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劉尚希表示,按家庭征收個稅需要把家庭收入、財產、成本都得計算清楚,具體到我國國情,不少人處于跨城鄉的狀態,子女在城市工作,父母可能在農村,算不算家庭成員、算哪個子女家庭的成員?涉及老百姓個人錢袋子,事情沒有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