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包興安: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方案,擬將銀監會、保監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的隸屬關系,由國務院管理調整為由財政部管理;不再設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并。本報邀請專家解讀國務院機構改革,以饗讀者。
■本報記者 傅蘇穎
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方案,將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不再保留銀監會和保監會。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銀行分析師許文兵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是繼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設立之后的又一重大監管框架調整舉措,對防范系統性風險,支持我國金融市場穩健發展均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徐承遠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改革有三個方面的特點值得關注。第一,增強了央行在金融法律法規擬定和宏觀審慎監管方面的作用,意味著金融領域實現了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宏觀審慎監管體系,貨幣政策、宏觀審慎監管和金融監管的協調性顯著加強。
第二,在剝離行業發展規劃、擬定監管法律法規和宏觀審慎職能后,新成立的銀行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聚焦于履行監管職責,有利于進一步貫徹監管姓監的精神,從功能和行為監管角度持續強化從嚴監管力度,確保金融領域監管法律法規有效執行。
第三,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管合并為一個監督機構,有利于充分發揮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管合力,從微觀監管著手實施行為監管,統籌處置銀行業和保險業一批風險點,去除多頭監管提升監管效率,消除監管空白,提升銀行業和保險業體系運行的合規性和穩健性。
許文兵認為,推進銀行與保險監管的跨行業整合,符合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實際的要求?,F階段,銀行與保險監管的整合難度相對較小,也更有利于市場的平穩過渡。與資本市場業務相比,保險的業務功能相對單一,風險管理的方法和要求與銀行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長期以來,保險業務與銀行業務合作密切,在監管合作上也有較好的基礎,因此銀監會和保監會的合并相對而言較為便利,對市場的直接影響也相對有限。
從機構管理的角度看,許文兵認為,銀監會與保監會合并,將促進金融機構管理有效性的提升,有助于控制系統性金融風險。我國大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主要集中于銀行和保險領域,且銀行已經成為保險資金的重要投資標的。因此,在制定相關機構的監管標準時,由統一的監管部門加以推進,可以將風險控制要求更好地協調統一起來,這對加強骨干金融機構的管理,進而對保證金融穩定和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徐承遠預計,新的監管架構將圍繞統一宏觀審慎監管和強化行為監管持續優化,將主要金融業務納入統一監管體系,進一步增強金融監管的統一性,提升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