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中國債市大門敞開 有望帶來萬億元外資“活水”

          2019-04-11 00:01  來源:證券日報  包興安

              ■本報記者 包興安

              中國債券市場的大門逐步向全球投資者放開。中國債券已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富時羅素指數和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債券指數也將計劃納入。專家認為,未來有望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配置中國市場債券。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是全球主流的債券指數之一,這意味著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后續“入摩”、“入富”的步伐有望進一步加快,加入國際三大債券指數預計將會給中國債券市場帶來萬億元的配置資金。

              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觀策略高級研究員葛壽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中國債券納入全球三大債券綜合指數,會帶來2500億美元資金的被動流入。

              4月1日,人民幣計價的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中國債券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富時羅素預計將于9月份正式對外公布是否將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并可能于年底前跟進展開對中國信用債的考量;摩根大通正在評估是否將中國債券完全納入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債券指數,將在今年夏季的指數治理咨詢會議期間,邀請投資者就是否將中國債券列入相關指數反饋意見,若能成功納入,預計中國債券在該指數中所占權重將達7%至10%。

              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認為,人民幣債券納入國際主流債券指數,首先,會帶來一定的增量資金,這對利率債,特別是國債的影響作用是比較明顯的。其次,按照國際經驗來看,債市的開放一方面會對目前的牛市有助推作用,另一方面,在長期趨勢上,也會增加中債和國際債券價格的聯動性。

              葛壽凈認為,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有利于構建離岸人民幣回流機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升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金融標準的全球影響力。建議繼續完善相關金融基礎的配套設施建設;培育完善的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市場,提高市場流動性;加速放開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約束,有效提高我國債券市場的交易活躍度和國際化程度。

              作為債券市場擴大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也在穩步推進。今年1月份,美國標普全球公司獲準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開展信用評級業務。央行認為,當前,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國際評級機構的引入,有利于滿足國際投資者配置多元化人民幣資產的訴求,也有利于促進中國評級行業評級質量改善。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