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歆 孟珂
“截至到今年4月,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的余額達10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0%,增速比上年末高了5%,支持小微企業2300多萬戶”,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5月30日在“2019金融街論壇年會”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和相關部門一起積極配合,共同努力,確保實現今年國有大型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0%以上,小微企業信貸綜合的融資成本降低1%的目標。”
“2019金融街論壇年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人民銀行、新華通訊社、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擔任支持單位,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北京金融街服務局承辦。
易綱指出,“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從根本上說是金融的供給,不適合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金融供給和需求矛盾的具體體現。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和直接融資問題,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
易綱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高度重視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的發展,以“幾家抬”的方式形成政策合力,通過設計信貸、債券和股票融資三支箭的政策,千方百計的加大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推動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降低融資成本。
一是運用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我們今年1月份降低了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時在5月15號開始對縣域的金融機構實行比較低的準備金框架。我們對5月15號對一千多家農村商業銀行,釋放出3000億元人民幣,三個月每次釋放1000億元,使1000多家縣域的農商行能夠均勻地運用到這批增量的錢,主要用于發放小微和民營企業的貸款。
二是通過定向的中期借貸便利,讓小微企業融資享受比較低的利率。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做了兩次定向的中期借貸便利,余額是5200多億元,同時再貸款、再貼現都是力度比較大的。
同時,在民營企業發債方面,央行從去年以來也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去年的10月,央行創建了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實際上相當于一個CDS,是對民營企業發債的信用進行擔保。到現在為止,發債工具已經發出去87支,金額將近400億元。政策帶動的間接發行的民營企業的信用債數量更是400億元的數倍。
易綱同時表示,人民銀行將不斷深化金融業的改革開放,支持資本項目便利化的政策試點,跨境人民幣支付清算等政策在北京落地。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張歆 孟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