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5月份,我國新發6期綠色債券,發行家數為4家,發行規模為50.80億元,綠色債券發行期數、發行家數和發行規模較4月份(19期、14家和499.05億元)均大幅減少;發行期數和發行規模較上年同期(7期和100.47億元)均有所減少,發行家數與上年同期持平。其中,私募債的發行期數和發行規模最多。新發綠色債券涉及券種包括企業債、私募債和資產支持證券。
這是《證券日報》記者從聯合評級最新了解到的信息。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月-5月,我國共有50家發行人發行綠色債券(不含資產支持證券,以下如無特殊說明均不包括資產支持證券)57期,發行規模達921.44億元,較上年同期(33家、35期和397.60億元)均有明顯增加,其中32家為綠色債券新增發行人,綠色債券市場參與主體不斷增加。
此外,2019年1月—5月份,我國債券市場共發行10單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為134.71億元,較上年同期(6單、52.32億元)均有所增加。
2016年—2019年5月31日,我國共有190家發行人發行綠色債券321期,發行規模達6882.68億元;共發行42單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為489.11億元。
²截至2019年5月末,綠色金融債仍是發行量最大的綠色債券種類;綠色債券發行人以國有企業為主,主要分布在商業銀行、電力、建筑與工程等行業;超六成綠色債券具有一定的發行成本優勢;綠色債券募集資金仍然主要投向清潔能源、清潔交通和污染防治領域。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