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一周年之際,深圳再獲中央重磅政策“大禮包”!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這一《實施方案》,肯定了深圳“創造了發展史上的奇跡,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賦予了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的新使命新任務。
賦予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新使命
黨中央作出興辦經濟特區重大戰略部署40年來,深圳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創造了發展史上的奇跡,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的《實施方案》共包括總體要求、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完善科技創新環境制度、完善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完善民生服務供給體制、完善生態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體制、強化保障措施八大方面內容。
《實施方案》提出了具體的27項改革舉措,此外,該方案還明確了“三階段主要目標”,確定了改革任務書、時間表:
1、2020年,在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城市空間統籌利用等領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實施首批綜合授權事項清單,推動試點開好局、起好步;
2、2022年,各方面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
3、2025年,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標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試點改革任務,為全國制度建設作出重要示范。
“這個文件是我國在新時代以及新環境下探索改革新路線的重大政策舉措。對深圳而言,一方面承擔了國家改革試點責任,另一方面,新的政策紅利為深圳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注入了發展的新動力。”深圳百侖基金總經理胡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廣東展富資產總經理鐘海波分析稱,深圳率先實行改革試點方案,是為下一個中國五年計劃探路,對深圳而言既是機會也有挑戰,但機遇更多。文件的重點是在于中國特色的示范區,是向世界證明中國完全有能力建設國際化創新型都市。
政策更加鼓勵開放、創新
對于此次文件的亮點和核心,胡超表示,文件主體是圍繞開放、創新展開。打破原有土地制度,允許以更靈活的方式解決土地性質以及土地規劃問題,這為開放創新突破了基礎的要素障礙。同時,這項改變也是國家在土地相關的一系列問題上進行的改革探索的重要一步。
另外一方面,為擴大開放,鼓勵創新掃清障礙,創造更高的綜合環境,為探索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復雜問題,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
記者注意到,在《實施方案》的27項具體改革舉措中,有兩條涉及資本市場、金融業的改革舉措頗引人關注。
其中,第(六)條中提出:支持在資本市場建設上先行先試。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試點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CDR)。建立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機制。優化私募基金市場準入環境。探索優化創業投資企業市場準入和發展環境。依法依規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在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深圳下屬機構的基礎上成立金融科技創新平臺。支持開展數字人民幣內部封閉試點測試,推動數字人民幣的研發應用和國際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是目前已經開展數字人民幣內測的四個試點城市之一,其他三地分別是蘇州、成都、雄安。深圳也是國內首個面向社會公眾測試數字人民幣的城市。10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人民銀行開展了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面向在深個人發放1000萬元“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每個紅包金額為200元,紅包數量共計5萬個。社會公眾可持發放的數字人民幣紅包在有效期內至羅湖區指定的商戶進行消費。
第(十六)條提出:擴大金融業、航運業等對外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在深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融資。開展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支持深圳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先行先試,推動完善外匯管理體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在深圳依法發起設立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在深圳依法合規獲取支付業務許可證。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體系。探索完善國際船舶登記制度。賦予深圳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進一步放開保稅燃料油供應市場。
對于文件中關于資本市場的內容,胡超認為,主要體現在一進一出兩方面。一方面為中國企業通過金融工具回歸國內提供便利,另外一方面,通過央行數字貨幣的試點,探索人民幣走出去的路徑。而從投資的角度,文件有利好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對涉及土地改革相關上市企業進行重點關注。
“從投資的角度,深挖深圳板塊的上市公司,能為深圳長效發展助力的資本平臺,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者可以借著近期的挑戰,深挖一些深圳本地的老股,以及科技板塊,可以作為長線投資板塊重點關注。”鐘海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