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三因素推動人民幣外匯儲備連續9個季度增長

          2021-07-04 23:47  來源:證券日報 劉琪

              本報記者 劉琪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人民幣外匯儲備總額2874.6億美元,較上年末增長6.67%,連續9個季度增長。與此同時,人民幣外匯儲備在全球官方外匯儲備中的占比也進一步升至2.45%,創2016年四季度以來新高。

              2016年四季度末,全球人民幣外匯儲備為907.78億美元。在2017年三季度末,該數據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達1081.55億美元。2018年四季度末,進一步突破2000億美元至2030.85億美元。

              對于人民幣外匯儲備連續9個季度增長,以及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創新高的原因,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與人民幣的匯率表現、資產吸引力以及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性等因素密切相關。

              她表示,一方面,我國一直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不斷上升,國際資本不斷涌入中國市場。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6月份發布的債券托管量數據顯示,5月份,境外機構的人民幣債券托管面額達到32632.62億元人民幣,與4月份相比增加了413.17億元。另一方面,全球央行、主權基金、大型資管機構等近年來都在增配人民幣資產,中國資產的相對收益率較高,且人民幣資產和歐美國家資產的相關性仍相對較低,可起到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作用。此外,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資本市場穩定性不斷增強,其國際吸引力也不斷提升。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民幣全球外匯儲備占比提高將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預計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規模和占比將繼續穩步提升。

              “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人民幣國際化都是必然趨勢。”陳夢潔認為,由于現有國際儲備貨幣的弊端逐漸顯現、中國經濟實力逐漸增強、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已成必然趨勢。我國經濟持續復蘇、經常賬戶盈余、中國國債今年10月份將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等,都是人民幣穩定的因素,同時也將吸引外資的流入。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