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告別高息攬存 提升存款服務競爭力

          2022-04-23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證券時報記者 杜曉彤

              近期,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召開會議,鼓勵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目前,多家股份行已調降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其中,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從3.55%下調至3.4%,招行銀行從3.2%下調至2.9%。

              2020年以來,為支持經濟復蘇,銀行業須承擔起讓利實體經濟、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的社會責任,實現存款端的精細調整成為亟待克服的障礙。為此,監管部門前期通過約束異地存款、整頓靠檔計息等創新類存款產品和壓降結構性存款等一系列措施,消除銀行之間搶存款的內卷壓力,后又通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多次引導銀行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

              2021年6月,央行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將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浮動倍數改為加點確定。此次優化后,國有銀行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加點上限為50個基點,其他銀行則為75個基點。

              此次會議,監管主要鼓勵中小銀行下調存款端利率。由于中小銀行也是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重要金融力量,中小銀行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尤其是中長期融資成本。

              對銀行而言,短期來看,監管引導存款利率下調,有利于緩解銀行負債成本;長期來看,由于銀行存款的財富管理屬性日益突出,收益競爭力的減弱可能造成存款向基金、理財等產品遷移,尤其是對中小銀行影響較大。

              在存款利率下調過程中,為避免出現存款大搬家的情況,各銀行需努力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增加結算資金等低成本資金沉淀,通過表內外業務,提供給客戶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以貸引存、以債引存,提高活期存款占比。尤其是中小銀行,在失去高息“彈藥”后,更需要發揮自身優勢,錯位競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提高存款服務的市場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資管新規實施后,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兌”向凈值化轉型,加之當前市場行情波動較大,要找到能夠替代銀行存款的理財、基金產品并不容易。一些追求保本保收益的儲戶開始轉向一些高息存款產品,但這些產品踩在異地攬儲的監管邊緣,其中還有一些是通過貼息等違規行為實現高息的產品。需提醒儲戶切莫被高息蒙蔽,選擇合規產品、經營狀況良好的金融機構才是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