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海外官方投資者持續減持美國國債 中國持倉12年來首次低于1萬億美元

          2022-07-20 10:37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朱寶琛

              見習記者 韓昱

              當地時間7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布5月份國際資本流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海外官方投資者持有的美國長期證券資產(包括美國國債、機構債、公司債等)規模下降83億美元。其中美國國債遭到了最大幅度的減持,規模較上月減少337億美元,創一年來新低。

              中國、日本作為最大的美國國債持有國,在5月份也持續降低倉位。此次減持后,中國美債持倉跌破1萬億美元,續創2010年5月以來新低。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包括中、日在內的海外官方投資者持續減持美國國債,一方面是出于對未來收益率上行空間有限的考慮,在美國經濟“衰退”預期加強的情況下,減持以規避未來價格下跌的風險。另一方面,是由于近期因美聯儲激進加息支撐美元走強,對海外官方投資者而言,持有美國國債的成本增加,故引發減持。

              作為美國國債第二大海外持有國,我國在5月份減少持倉226億美元,連續6個月降低倉位,5月末倉位回落到9808億美元,跌破1萬億整數關口,相較去年同期下降約9%。

              “事實上,全球主要央行均在減持美國國債。”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5月份,除去英國和瑞士等部分國家/地區增加持倉外,大部分海外官方投資者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減持。同陳靂觀點相同,梁斯也認為主要央行減持美國國債,既有資產配置多元化的考慮,也有風險防范的必要。

              同時他還補充說,在美聯儲持續加息帶動下,美國國債收益率快速攀升,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沖破3%,而收益率的快速上行實質上對應了美國國債資產價值的縮水,持有方或面臨較大的資產減值損失,這也是減持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與海外官方機構減持趨勢不同,海外私人投資者在5月份大幅增持美國長期證券資產1408億美元,其中美國國債占1339億美元。

              對于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操作,梁斯表示主要是由于海外官方機構和海外私人投資者風險偏好與投資風格差異導致的。

              “海外官方機構大多為風險回避型,投資態度相對謹慎,因此大都在減持美元資產。而海外私人投資者大都屬于風險偏好型,很多私人投資者可能認為美元資產價格已到低位,所以會采取‘抄底’策略大量買進。”梁斯分析道。

              雖然海外官方投資者與海外私人投資者對美國國債持有不同態度,但《報告》數據顯示,二者整體上對美股都不看好。5月份共拋售美國公司股票91.5億美元,較4月份的70.4億美元拋售規模進一步擴大,已是連續5個月拋售。

              陳靂分析說,在海外市場流動性收緊,美股市場出現明顯下跌的情況下,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美國國債吸引力有所提升,這也是海外私人投資者大量購入美國國債背后的原因之一。

          (編輯 張偉 上官夢露)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