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3月28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京舉辦《2023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新聞發布會,對2023年煤炭市場發展情況進行總結,并對2024年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報告指出,2023年全國煤炭進口量4.74億噸,同比增長61.8%,創歷史新高;出口煤炭447萬噸,同比增長11.7%;煤炭凈進口4.7億噸,同比增長62.5%。
煤炭中長期合同價格保持穩定,動力煤現貨價格卻出現回落,以環渤海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市場價格為例,2023年均價為971元/噸,每噸均價下跌324元。
報告還提到,煤炭生產開發布局持續優化,東中西區域協同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其中,陜西、內蒙古、山西原煤產量分別在7億噸、12億噸、13億噸的臺階上再創新高,新疆加快釋放先進產能,煤炭產量較2020年增長近2億噸,“疆煤外運”突破1億噸,已經成為全國煤炭供應的新增長極。煤礦先進產能加快釋放,煤炭輸送通道體系日益完備,煤炭與新能源等產業鏈協同發展持續深化,全國煤炭資源配置能力顯著增強。
根據報告統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營收達到3.5萬億元,同比下降13.1%,利潤總額達7628.9億元,同比下跌25.3%。煤炭行業企業經濟效益逐漸向資源條件好的企業集中,前十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占比高達81%。
報告還預計,2024年全國煤炭供應體系質量提升、應急保供能力增強,煤炭市場供需將保持基本平衡態勢,中長期合同制度有效發揮煤炭市場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但國際能源形勢錯綜復雜,國內煤炭供需格局深刻變化,考慮極端天氣、突發性事件、新能源出力等不確定因素,還可能存在區域性、時段性、品種性的煤炭供需錯配情況。
(編輯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