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許潔 王君

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
在2019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帶去了“關于保護和恢復東北黑土地生態資源的建議和關于構建社會支持體系鼓勵生育的建議”的兩項議案。
冷友斌認為,目前我國東北黑土區面臨著變“瘦”、變“薄”、變“硬”、黑土內澇問題凸顯。在三江平原地區以及松嫩平原地勢低的土壤,因為質地黏重,存在土壤排水、透水性差等問題。
在今年的兩會上,冷友斌帶來了兩份議案,而東北黑土地問題依然是其中的一項。
冷友斌認為,東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區之一,以土壤有機質含量高而著稱。黑土地耕地面積占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0.6%,占中國耕地面積的10%。作為稀缺資源,具有獨特的自然屬性。但自20世紀50年代大規模開墾以來,東北黑土區逐漸由林草自然生態系統演變為人工農田生態系統,“生態功能區”逐漸變成了“生態脆弱區”,影響東北地區農畜牧業的持續發展。
如何能更好地保護黑土地,又能不斷地提高黑土地的質量,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冷友斌繼續建議國家加強對黑土區耕地保護,具體建議如下:
加強黑土地保護的研究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輪作和土壤耕作制度。在東北黑土區根據氣候特點和種植業布局,建立合理輪作制度;通過有機物料(有機肥和秸稈)還田,打破犁底層,增加耕層厚度,提高耕層有機質含量和水養庫容,不斷促進黑土地質量提升。
強化黑土地保護工作的可持續性,落實科技-管理-生產三位一體,實現技術研發的原創性、系統性和應用性。建議相關立項部門聯合設立黑土地保護項目,將項目的科學問題、技術研發、技術設計和項目實施作為一個系統操作。
鼓勵土地流轉、擴大經營規模、全面推進機械化、配套相應的補貼政策。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強化農機配套建設,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現代農機裝備和規模種植優勢,做到與生產規模相匹配。國家對新型經營主體購置大型農機具予以補貼,同時對黑土地保護利用過程中的關鍵作業環節給予補貼。
加強宣傳力度和科技培訓強度,提高黑土地保護意識。通過各級媒體報道我國黑土地存在的問題及現狀,強調東北黑土區在我國糧食生產尤其是優質農產品的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黑土地保護的意識,實現黑土地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長期發展目標。
此外,作為一家乳企負責人,冷友斌還帶來了關于增強對種養結合與規?;膛pB殖行業支持的建議。
眾所周知,我國是全球前三的乳品生產國和消費大國。近年來,我國奶業格局正加緊規?;?、集約化進程,逐步提高規模牧場的飼養條件、產業素質和生產水平。但是在規?;膛pB殖的進程中,高污染、高成本以及產業配套設施等方面均制約規?;膛pB殖業的進一步發展。
為此,冷友斌建議國家增強對種養結合與規?;膛pB殖行業的支持。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