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近六成保本基金年內到期轉型為主要出路

          2018-01-18 05:32  來源: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近日,伴隨多家基金公司發布旗下保本基金到期轉型公告,今年內將要到期的67只保本基金開始為到期后的出路做準備。在調整、轉型和清算三條道路中,轉型將成為保本基金的主流出路。

              保本周期為兩年的諾安益鑫保本1月15日發布公告稱,2018年1月22日為首個保本周期到期日,由于未能符合保本基金存續條件,將轉型為“諾安益鑫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南方恒元保本基金也發出公告稱將轉型為“南方中證100指數基金”,國投瑞銀瑞源保本則將轉型為“國投瑞銀瑞源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此外,國投瑞銀瑞源保本二期、華富安享保本、諾安益鑫保本、新華鑫安保本一號二期等4只保本基金也將在1月份陸續到期。

              統計顯示,今年共有67只保本基金先后到期,占總數的59.29%。

              北京一位保本基金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保本基金多數成立于牛市之后,期間市場風險偏好逐步下臺階,加上2016年末的“股債雙殺”,市場避險資金紛紛追求資金安全,保本基金也在2015年、2016年迎來大繁榮。數據顯示,2015年7月以后成立的保本基金多達81只,占保本基金總數的72%。

              然而,避險策略基金新規的出現改變了保本基金的命運。為避免投資者形成對保本基金產品絕對保本的“剛性兌付”預期,2017年1月24日,《關于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下稱“新規”)發布,將“保本基金”名稱調整為“避險策略基金”,相應取消了連帶責任擔保機制。

              新規明確對避險策略基金依照“新老劃斷”原則進行過渡安排,存續保本基金仍按基金合同運作。存續基金到期后,應調整基金名稱、轉換保本保障方式、符合新規規定。

              北京上述保本基金經理表示,為了強化穩健運作,新規對存續保本基金加強了投資約束。比如在保本周期到期前不得增持不合規資產、不得增加穩健資產投資組合的剩余期限、不得增加風險資產放大倍數等規定,基金管理難度有所增加。

              雖然新規對存量保本基金出路指明了多個方向,但保本基金多數選擇了轉型道路。“資管領域打破剛性兌付是大勢所趨,雖然保本基金有調整為避險策略基金、轉型和清算三條路可走,但市場已經意識到這類產品打破保本保障后,與短期理財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相比已無優勢,清算又面臨客戶和資金流失,轉型為混合基金或指數基金成為最普遍、最理性的選擇。”上述基金經理說。

              新規實施近一年,保本基金數量和規模穩步下降。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113只保本基金合計資產凈值1784.84億元,比新規實施前產品減少38只、規模下降44.22%。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