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多家基金公司發行聚焦創業板市場投資機會的基金。對于創業板市場當下以及后市的投資價值,建信基金金融工程及指數投資部總經理、建信創業板ETF擬任基金經理梁洪昀表示,創業板指數作為該市場的標尺指數,成份股集中在高成長性行業,在經過深度調整之后,估值水平接近歷史低位,在后續政策層面持續向好的預期下,左側布局的窗口期來臨,配置價值正逐步顯現。
梁洪昀分析,從創業板指數內核來看,其由創業板市場中大市值、高活躍性的100家上市公司組建,集中于成長性高的行業,前三大權重行業電子、傳媒、計算機成份股權重占比超過45%,與當前一些主流的主板指數成份股構成有顯著差別,指數之間相關度低,可以用來進行資產組合配置。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中,創業板指數成份股的主營業務收入各年度增長率均接近或超過30%,2015年更是超越50%,凸顯相應上市公司的高成長性。
近兩年來,創業板指數持續出現深度調整,當前配置價值逐步顯現。一方面,當前市盈率、市凈率都低于成立以來歷史平均水平,市盈率水平甚至已經接近歷史低點,繼續下行空間預計有限;另一方面,從創業板指數成立以來與中證800指數對比來看,在兩指數出現嚴重分化走勢后,創業板指數尚未出現連續三年走弱于中證800指數的歷史表現,創業板指數也有望逐步脫離調整態勢。
梁洪昀認為,2017年下半年以來,政策層面對創業板未來走勢提供了一定的支撐與利好預期,部分發展優良、行業成長空間較大的創業板指數成份股也有望成為新的標桿企業。2018年宏觀經濟依舊面臨一定壓力,同時市場利率經過一年多的高位震蕩,進一步上行的動力可望緩解。若市場利率走低,那么創業板指數成份股將獲得較高的估值彈性。
據悉,建信創業板ETF完全被動跟蹤創業板指數,并根據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其權重的變化進行相應調整,幫助投資者有效投資于創業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