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ETF發行持續井噴 A股“壓艙石”越來越穩固

          2021-02-24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2021年開年不足兩個月,新發ETF產品數量已達46只,同比增幅超200%,接近去年全年ETF發行數量的一半。新基金平均認購天數大幅縮短,并出現單家基金公司兩只ETF同時發行或上市的現象,ETF新基金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勢頭。此外,截至2020年底,305只權益類ETF(股票ETF和跨境ETF)總規模已近8000億關口,行業規模增速連續三年保持在40%以上,成為國內增長最快速的基金產品類型之一。

              國內ETF市場的快速發展,是被動投資理念的普及,也是權益類基金大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9年10月起,證監會優化公募基金產品注冊機制,包含股票ETF在內的四大常規產品發行審批進入快速通道,基金注冊和發行節奏也明顯提速。借助酒ETF、消費ETF、新能源汽車ETF、創業板ETF等明星產品,不少投資者去年賺取了遠超大盤的收益,被動投資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催生了更多細分行業指數投資的需求。

              政策方面,隨著指數基金指引發布和滬深交易所配套政策實施,指數基金產品注冊和投資運作更為規范,助力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從產品特點看,權益類ETF通過購買一籃子股票的方式投向市場,具有風格穩定、定位清晰、簡單透明、交易成本較低等優點,成為吸引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的重要載體。近年來,養老金、社保、保險等機構資金以及個人投資者都在積極配置寬基ETF和行業ETF,也提升了A股市場的整體流動性和活躍度。

              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工具,ETF資金承載能力大,持股較為分散,在股市大幅調整中,可降低短期流動性匱乏對股市和個股的沖擊。在海外股市大幅波動中,日本央行和美聯儲也一度通過部分投資ETF穩定市場,發揮資本市場“壓艙石”的關鍵性作用。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有效性的提升,投資者結構的改善,被動投資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權益類ETF為股市帶來更多的被動增量資金。不過,與美國1600多只、總規模超過3.5萬億美元的ETF市場相比,國內ETF的市場體量和占比都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只有借助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提升市場有效性,更好把握權益類基金大發展機遇,不斷推動投資者投資理念的進步等,才能驅動國內ETF市場繼續壯大和成熟。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